蓝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

标签:
孤山鹤亭蓝德英国生命诗歌 |
分类: 朝花夕拾 |
我和谁都不争--75岁生辰感怀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
译)
原文:On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附录:沃尔特·萨维奇·兰德(Walter
Savage Landor),英国作家,生于1775年,卒于1864年。兰德出身贵族,个性极强,钟情于自然,热爱儿童、艺术,他甚至用拉丁文语写作,再译成英语,追求语言的简洁、韵律,与当时的桂冠诗人华兹华斯同代。但蓝德在他的时代,作为一个诗人几乎没有什么地位。
达到不与人争的境地着实不易。蓝德是在75岁时写这首诗的,75岁在中国是所谓“从心所欲”的年龄。这个年龄应该能够洞明世事,一般人会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不会要求自己去争什么了。我们对蓝德的行藏知之甚少。从他是贵族、是没有多少地位的诗人这两点看,75岁的蓝德应该是一位自尊的、达观的老人,他带着这种心境活到89岁高龄。
现代著名散文家杨绛先生非常欣赏蓝德的这首诗,出版者在出版《杨绛散文》集时,特意把杨绛先生亲笔抄写的这首诗印在扉页上。
从这首诗来看,蓝德是有精神寄托的,他说“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一个人对花花世界的声色犬马、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淡了,他就可以活得从容一点,就可以“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满眼物欲的人是看不到艺术的,至多能看到艺术品的标价。
真正拥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的胸怀是广博的,不蝇营于名利,执着于对人生、对事业的追求。正如尼采的一首诗里说的,他有着永远遥瞩着远方像鹰一般的眼睛,他没有在看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他在看着星、星!这种人由于追求的思想境界比较单纯,外来事物很少扰乱他们的心境,往往在所执着的事业上可获得大的成就。
诗的后两句尤其令人倾倒。“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它把人生的生老病死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对生命何其从容安然。
当然,这样的诗不太适宜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了,但作为人气日渐浮躁的都市中人,每次翻阅这样的诗,像打了一针安定剂,总能抚平纷乱的心境,同时在人格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