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诗社--西湖诗笺之九十六

标签:
孤山鹤亭湖畔诗社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
分类: 西湖诗笺 |
湖畔诗社
梦寥廓
90年前 几个
东方少年之维特
围成一个小诗社
在湖畔唱一支
怀春的歌
西湖从来不差情
君知否?
雷峰塔下压着爱
断桥堤上欢情薄
西泠桥边葬香魂
孤山梅花喋血落
轻轻一阵《蕙的风》
掀不开夜的幕
揉不平山河破
能奈何?能奈何?
一个奋起化长剑
一个怒燃一团火
一个沉浮起落多磨难
一个四海飘零空寂寞
诗社散 人已去
歌还笑 韵犹哭
而今留与后人说
爱的烦恼 岂止于
“一步一回头
瞟我意中人”?
且看柳枝
日日蘸清波
写不尽一湖泪婆娑
附注:
湖畔诗社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1922年3月由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等组成。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曾得到鲁迅、胡适、朱自清等人的赞赏和关注。
他们曾先后出版冯、应、潘、汪的诗合集《湖畔》(1922),冯、应、潘的诗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静之诗集《蕙的风》(1922)和《寂寞的国》(1927)等。五卅运动发生,因各人思想变迁,湖畔诗人们收敛了爱情的歌唱,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走上了革命道路。湖畔诗社便不复存在。
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1996年,硕果仅存的汪静之辞世。1998年,湖畔诗社解散。正如在解散公告中说的那样,二十年代的“湖畔诗社”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已属历史,不赞成任何人再以“湖畔诗社”名称重新登记。
湖畔诗社纪念室位于湖滨六公园东侧的湖畔居二楼,1992年11月落成,面积为四十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室内所有的文字说明均由汪静之先生晚年亲自挥毫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