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韵周作人《五十大寿打油诗》试作(二首)

标签:
孤山鹤亭周作人打油诗随笔感悟 |
分类: 旧瓶打油 |
步韵周作人《五十大寿打油诗》试作(二首)
其一
放下在家如出家,无求强似披袈裟。
湖边漫游练走路,博上涂鸦重画蛇。
张眼入景唱卡拉,随心结缘吟桑麻。
东西南北谁管得,不如独乐喝清茶。
其二
应是大家非大家,错将和服作袈裟。
失足一步饮遗恨,潦倒半生付寒蛇。
仰首星空吞苦药,埋头笔底理乱麻。
亦儒亦释不能舍,惟沏功夫一盏茶。
2008.11.25.
附一:五十大寿打油诗
其一
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
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
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
旁人若问其中意,请到寒斋吃苦茶。
其二
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着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里蛇。
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谈狐说鬼寻常事,只欠工夫吃讲茶。
附二:
1934年,自号“苦茶上人”的周作人适逢五十岁生日,感慨平生,做了两首《五十自寿打油诗》,由好友林语堂拿去在《人间世》上刊发出来。这两首诗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文坛上许多名流大腕如蔡元培、胡适、林语堂、钱玄同、郑振铎、刘半农、沈尹默……纷纷步韵和诗,极一时之盛。
在那个“南鲁迅,北知堂”的时代,周氏兄弟,并世无双,周作人的学识甚至一度被认为超过鲁迅,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思想超前的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最优秀的散文作家”(鲁迅语),在翻译、文艺理论、民俗学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大学者,竟一朝失节,而将后人置于对其绝美文笔的留恋与对其民族气节缺失的鞭挞的矛盾中,令人叹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