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东再往北(四)

(2013-12-17 17:48:10)
标签:

旅游

听火车的宝贝

往东再往北(四)

 

 

 

      下午我们去了一个公园,张哥说这个公园可以拍到“雪蘑菇”。有了上午的经验教训,下车时借了朋友的登山杖,我也是手欠闲着没事往路边的积雪上狠狠的一戳,得,头儿掉了。

       朋友说:赶紧走,只当我没看见!

 

 



往东再往北(四)

 

 

 

      公园入口处栈道上的雪还没被人踩踏过,朋友们知道我爱雪——杨子荣,您头儿了请。说实在的,我心里有点犯嘀咕,一是一脚的破坏性多少让人有些小别扭;二这一脚下去不知深浅如何。

 

      刚迈出第一步就听后面咔擦咔嚓的快门声儿,怎么茬儿?瞧着阵势是要拉出去毙了?!

   “没事,放开胆子走!”张哥在后面喊:“最多是脚脖子,离脖子远了。”

   “杨子荣是怎么死的?”我问了句。

      没人回答。

    “这里有什么出没?”我又喊了句。

    “东北虎!”

    “真的?!”

    “想的美!”

 

 

 

 


往东再往北(四)

 


 

      “走不走?”经我这一喊,大家才纷纷收起家伙,抬腿迈步儿。

         有这么多人做后援,我的脚步更加稳健了。开始以为自己很拉风地把大家甩在身后,突然听张哥在我身后说:“我走前面吧,你这小碎步实在是走的累人。”闪身让张哥超过我,又听海哥说:“我们腿粗,能把雪撑大了,你跟着容易些。”嘿!这理由找的太讲究了。就您那被狗咬过的腿还粗?狗咬您那会儿哭的心都有了——第一口没馅儿,第二口过了。

 

         还是后面的朋友局气——你头儿了走,别让三脚架扎着你。

         后来发现这哥们走五步歇一步,三步一瞭望,落在后面图个自在。

 

 


往东再往北(四)

 

 

      走着走着,彼此都瞧不见了,栈道蜿蜒迂回地伸向密林深处。幸亏大部分人都穿着红色的衣服,有时依稀可以在树丛中看见一抹跳动的红。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靠喊了。

 

     走路是很寂寞的事情,我想些事情来逗自己开心,比如,我喊一嗓子会招来雪崩吗?我抬头看了看树杈上的雪,撇了撇嘴,就这雪掉脑袋上轻如鸿毛。如果喊一嗓子招来一只狼呢?是它跑还是我跑?我环顾了下四周,爬树不会,只好安排它被吓跑吧。如果喊一嗓子突然出现一个雪人呢?少废话,暂住证呢!

 

     人呢!

     在呢,都在呢!走你的!还号称杨子荣呢,扬子鳄差不多。

     那我说是座山雕呢?

     坐地炮呗!

     雪山飞狐呢?

     雪山飞毛儿呗!

 

 

 


 

往东再往北(四)

 

     我们这拨都是北京人,其中一位还是地道的正黄旗。他是我们中北京土语说的最纯正的,很多老北京的歇后语经他的嘴出来就像听书。曾经开玩笑地给他起名:爱新觉罗.com.cn。和他逗嘴从来没赢过,他接话茬儿的水平就像打飞碟,以一当十,脆生儿的只能干瞧着。我极喜欢听他逗贫,特别经得起咂摸儿。

     其他的都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随说打出生就落在了北京城,可生活习性需要五代以上的洗礼才能趋于纯正。于老太太也是地道的老北京,她那字正腔圆的音调儿也是需要第三代移民才能识别出其中的韵味儿的。

      好久没听过老北京们唠家常的调调了,那真如一壶酽的抹不开的高末儿或双熏香郁杀口,一耳朵就醉了。

 

 

 

往东再往北(四)

 

 

 

 

      走了多远,我心里也没数了,除了迂回还是迂回,弯弯绕绕的失去了底气。

      当我看到雪蘑菇的时候,第一感觉是——饿了!

      “喂,我说,咱中午吃饭了吗?”我问后面的朋友。

      “就记得吃!”

      “我记得还问你?”

      “吃货!没!”

 

       “张哥,晚上给弄条水库的鱼吃成吗?”

       “成,还想吃什么?”

       “老板娘的手擀馒头,蛋炒酱,棒碴粥。”

       “可怜孩子,真好养活。您点点儿高端菜成吗?”旁边的朋友説。

 

 

 

 

往东再往北(四)

        把菜“点”完后,我准备回车里去了,谁爱拍谁拍!车里有我的热茶和巧克力。

       “谁走?”

        “我!”

        “仗义!”

        

          回去的路上我问朋友:“你用5D2拍了吗?”

          “拍了!!”

          “拍了多少?”

          “怎么也得有1张吧。”

          “下回您自己背---着----行----吗!!!”

 

           朋友背着哈苏,可又舍不得5D,借了我肩膀一用。我眯着眼儿在前面走着,嘿嘿,登山杖头儿没了?连屁股都没了才好呢!

 

 

 


往东再往北(四)

 

        咱俩像逃兵!

        谁说的,他们是炮灰!

        车里真暖和啊,音响里的音乐五花八门,而且曲目繁多,这么说吧,从哈尔滨到伊春,您听不到重样儿的。“这哥们的胃口可真广,上到宋祖英,下到蝴蝶飞。”

         我饿了,你呢?

         让我想想.......

 

 

 


往东再往北(四)

 


           30分钟后,我决定返回到雪蘑菇处,原因是我从路边的树丛中看到日落了!

          我想回去拍日落,你呢?

          不!斗地主呢。

          那我回去了?

          去吧。

          如果听到喊救命啥的.......

          放心吧,我听不见!

          嘿!

 

        

往东再往北(四)

 

        已经日暮了,雪地泛着蓝光儿,树林的颜色比下午的更深了,被踩踏过的雪足印纷乱而萧杀。四周安静的如耳聋。我揣着豹子胆抱着豺狼心朝密林深处跑去!没错,是跑!厚厚的积雪被我撩拨的躁动不安,当身体和腿部不在一个水平面时,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拖后腿!

         越跑越心虚,小五!这就是您老儿喜欢的包场?您这不是坑二姥姥嘛!

 

 


往东再往北(四)

 

         当我跑到亭子边的时候,身体和后腿终于在一个水平面了,不疼,真的。

          二话没说,爬起来接着跑.......

 

         “这么快就回来了!拍到日落了吗?”

 

 


往东再往北(四)


         我很没面子!我决定再进蘑菇阵。

         这次不跑了,跑步动了!

         迎着夕阳——张哥,海哥,贝勒爷,火车,大家伙儿........

         一路喊着!

        我杨子荣是三进三出,林海雪原!拍到了最后一抹夕阳。

 

 

    后记:

  • 走雪路第一个人最难,无论是进还是出。您想进去时的脚印重心通常在脚跟,出来时如果还踩这个脚印的话,人是容易往后倾斜的;
  • 听说有卖一种户外防水油的,涂抹在鞋面上可以防水;
  • 晚上土豆炖鹅肉(没吃),水库鱼,手擀馒头,棒碴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