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阿其的时候,他正和三个伙伴在路边吃午饭。
两边是丛山峻岭,其间是湍流不息的是雅鲁藏布江。
一堆物件散落在地上,有点像我们城里人在郊外野餐。
阳光无遮无拦的照在他们的身上,连灰尘都反射出微微的光芒....

其实,阿其们是我遇到的第一拨磕头人,我却放在最后来记录他们。
因为他们的故事始终在延续着....
每当想起阿其,浮现在眼前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所有磕长头的人们。
阿其在我心里代表着微笑,阳光,虔诚,信仰,勇气,匍匐,执着,善良....
遇见阿其,遇见了我渴望的那缕光。
沿着光铺设的路跑了过去,那是我心要去的地方。

客套,拘谨这些破玩意儿扔的消失殆尽。
我像赴个约会,他们在等我的到来。

“洛萨扎西德勒。你们好吗?”这句问候似乎等了很久很久。
“我们好,我们好。你好吗?”

“来,吃肉嘛,好吃。”
巴桑从编织袋里掏出一大块风干的牦牛肉递给我。
“吃嘛,吃嘛。”旁边的扎西往我手里塞了一把大刀。
简单直接省去了多少虚情假意。
“给小的嘛,给小的嘛。”我学着他们的口吻说。
扎西拿过肉和刀,切了块拳头大小的牦牛肉递给我:
“切着吃嘛!你们怎么吃肉嘛?”
“我们用牙啃着吃嘛!”

这是我第一次吃牦牛肉,还是干的。
撕扯下一块肉,仔细的在嘴里回味——恩!没放盐!
跑回车里拿了沙琪玛,希望在他们风餐露宿的日子里能想起我。
一定会想起我,想起这个时刻。

“吃的来吗?我们的糌粑。”朵布往碗里兑了些水,示意我用手揉搓。
我伸出一根儿手指当筷子搅合了一下,一股炒面的清香,小时候的味道。
“吃的来,吃的来。”终于不用啃了。
“夹肉吃嘛,好吃,好吃。”朵布说。
哈哈哈!
第一次吃上藏式的肉夹馍.....炒面的清香混着肉干的膻味,即陌生又新奇。
“喂,你们也来尝尝嘛,好吃,好吃嘛。”我招呼着两个朋友。
我爱他们!
朵布在为我做糌粑。此时的他很像我的家人,在为我做好吃的。

专心地做每一件事,简单的复杂的,细小的重大的,不慌不忙....

好久没看到这样的笑容了....
用笑容代替语言的巴桑。

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阿其。

腼腆的扎西。

温和善良如哥哥的朵布。

机械化的补给车。两面经幡是磕长头人的保护神,祈福他们不会迷失方向,顺利的到达拉萨圣地....

经幡中间是匹骏马,马背上是代表财运的诺布末巴。
经幡四角的四兽图:老虎代表木,狮子代表土,鹏鸟代表火,龙代表水。

阿其的户口本,后面是阿其抄写的经文。
“路上辛苦吗?”
“哦呀(是的),呵呵。”四个人不约而同地点着头,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时间凝固了,他们似乎在回忆,而我们却在努力的想象。
可我靠什么来想象呢?或者我凭什么去想像呢?
“父母会担心你们吗?”
“不会,我们是全村选出来去拉萨的,阿妈拉为我们祈福。”

他们将是全村人的骄傲,阿妈拉的自豪!家乡的人们每天都在为他们祈福诵经,日日夜夜牵挂着,分分秒秒地快乐着。
“不是每个藏族人都有这种魄力,不是每个藏族人都可以有这种勇气!我们也非常的敬佩他们!”耳边响起朗局的话。
突然明白了那种出现在每个磕头人脸上的笑意,无愧天与地,无愧今生与来世,足足实实的笑容散发着比太阳还耀眼的光芒,你我都笑不到那个境界。
衣衫褴褛的磕头人内心比任何路过的游人都富足,你以为放下了怜悯悲戚或者感动肃穆是对他们最好的施舍和敬佩,其实刚好相反,是他们在布施给我们!布施给我们这些精神上的穷光蛋一缕阳光,一份暖和。
朋友说:你也是富足的,因为你也笑了,你们彼此布施着快乐!
我真的笑了,笑的翻天覆地,笑的上气不接下去.....

阿其的佛珠和手抄的经文,让我爱不释手。喜欢金银财宝的毛病又犯了!
——阿其,这些都是我的了!发财了!

——哎呀!我乐的不行了。

——这经文怎么念?
——你拿反了我也不会念。

——阿其,换嘛。
——不换,不换,还我!
(以上未标ID的图片由朋友拍摄,非常感谢他认真地记录下了这一切,并赠予我如此丰厚的回忆,谢谢一路的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