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熬!

(2009-11-18 11:02:10)
标签:

藏熬

藏族人

大昭寺

汉人

卓嘎

拉萨

分类: 独自上路(2009年11月西藏)

     对“藏漂”的最初认识来自卓嘎的小说《藏婚》,书里详尽的描述了藏漂们在拉萨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另类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行为模式,再加上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完全是真实的,所以产生了好奇!这些离开城市跑到拉萨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藏熬”们都长啥样都是啥状态?

藏熬!

 

    藏漂似乎更愿意称自己为“藏熬”,在蓝天白云下熬着自己的岁月成为西藏独有的一种动物!原创还挺有才了!

 

   到拉萨第二天就试着去寻找藏熬们,我不否认猎奇的心理占主要成分。但我也不想和他们过深的接触,他们未必看得起我!毕竟我是拿着相机到处拍的“城里人”或“俗人”。在这种状态下彼此是无法坦诚的,所以只想远远地拍些片子做个记录,有眼缘的聊上几句,问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藏熬!
    卓嘎嘱咐我“藏漂”的三个禁忌是不能触及的:一不要问真实姓名,他们都有个符合自己的ID,而这个ID基本上是别人对你的最初印象,比如磨叽,琼脂,好好等等。二是不要问年龄;三是不要问职业。感觉还挺西化!隐私保护的挺到位。还好这三点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

 

    藏熬们通常会在下午坐在大昭寺门前晒太阳,晚上在酒吧闹到凌晨,一夜情是家常便饭,即使彼此有好感,那也是有保质期的。他们敢说敢做,敢做敢当,拿的起放的下!就这点足以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们又是敏感自私的,注重个人的感受而忽略做为人的职责。

 藏熬!

 

     背着相机,按卓嘎的提示在大昭寺寻找他们,转悠了几天,始终没发现他们的影子。我知道,到了晚上你去任何一个酒吧都能找出几个,可我并不喜欢刻意地寻找他们,尤其是去酒吧。从内心是不喜欢怪诞的酒吧生活的。

 藏熬!

 

    功夫不负有心人,5天后,在大昭寺门前看到他们,大概有7、8个人,男男女女穿着户外服围坐在一起,没有背包和相机,女的头上都用衣服或硬纸壳(原地磕大头用的)遮盖着阳光。男的戴着墨镜抽着烟,旁边堆着可乐和矿泉水,能看到脸的表情都很漠然,他们几乎很少交谈,就那么靠在一起晒太阳,我认定这就是藏熬了,于是走了过去,蹲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你们好,打扰了,你们来拉萨多久了?”

他们没有马上回答我,看我的眼神并不友好!令人尴尬地沉默了几秒钟。

“有几年的,有几个月的。”

一个男孩甩了我一句,接着和旁边的人低语着,那是种结束对话的行为语言。我没理会,接着问:

“你们都来自哪里?”

还是沉默,甚至都不再抬头,这时有个女孩斜眼瞟着我,用极慢的语速说:

“我-们-是-哪-的,有-那-么-重-要-吗?”

无法再继续了,在拉萨,我曾经问过别人也被别人问过,来拉萨多久了?你从哪里来?无论是汉人,藏族人还是外国人都能接受这两句开场白,我不知道这几个藏熬们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孤立地把自己抱成团。

“你说的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好奇。”起身扭头便走。

“你是哪儿的?”背后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

“我是哪儿的,有那么重要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实话,当时确实有些不悦,觉得他们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和藏族人的热情相差太远,在西藏算是白待了!过后细想,也不能怪他们,是我的问题!确实是自己打扰了他们,我像个猎人发现猎物,出发点就是个错误,猎物不跑才怪呢!搁谁都厌烦!在此对他们的打搅表示歉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第二次遇藏熬是在等卓玛老师的那天下午,当时发生了什么在上篇博文提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那种防备心是根深蒂固的,即使你身处广阔的天空下很久,心胸豁达,可这个防备心理始终跟随。我问小郭:如果我送你,你要吗?她摇摇头说:我感觉挺怪异,不敢要!

     这让我想起我和小江之间的故事,有一天,我心血来潮给他老人家冲了杯茶端到他面前,他本能的一躲,然后惊讶不安地说:你想干啥?

     反过来,我要想的是自己是出于什么心理非要把啤酒给藏熬而不是给藏族人?

    因为他们是藏漂?还是因为他们是汉人和我很近?再挖深点,是想用啤酒套近乎,达到我的目的!还是我对藏族人同样具备防范心理呢?(怕被围上走不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真把啤酒给藏族人,他们不仅会快乐的收下,而且会很感激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也许这些藏熬们和我这城里人一样没有安全感!本身“漂”就意味着不定!送走旧的迎来新的,分分合合每天都在上演,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属于浮动状态!呆呆地晒太阳和晚上的酒吧生活彷佛是他们全部,感情也在这忽暖忽暗的两极中来回跳跃,人怕无事可做!如果是我会感无聊,无聊又是悲观她妈!

    我问过一大群晒太阳的孩子们,哪不能晒太阳非要跑到拉萨来,他们回答:这里离太阳最近,这是西藏的太阳!和你们北京的不一样。

   “我们就是群特立独行的人,不要人理解和认可,自己感到满足比什么都重要。”

   “不为别人活,只为自己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同样害怕孤独,出门回家晒太阳泡吧都是成群结队,如果周围就剩他她一个人,多半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跑回老家了。像一群一哄而散的飞鸟!

    以上说的是那些没漂上岸的藏獒们,至于漂上岸的又另当别论,应该和北漂没啥区别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藏熬属于边缘人类,他们的勇敢,执着,唯我独行,我行我素,浪迹天涯,甚至随心所欲是我们羡慕的,同时,在光鲜的另一面他们有着自己难言的痛苦。他们有本事享受极致的快乐,他们也有能力承受极致的痛苦,这是我和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我很爱西藏,很享受在西藏的日日夜夜,但我没有本事承受极致的乐与悲,所以,我只能是个过客。

 

 

    在拉萨的这段日子,有种感觉,藏漂文化已经逐渐注入了拉萨这座城市,构成了独特的边缘群体,和朝圣的人们共同沐浴在西藏的蓝天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拍了3张藏漂的图片,犹豫再三还是不发为好,我不能在网络上贴出他们的照片,我要尊重他们,也要去维护他们的隐私,也许他们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在此博中贴了些群体和有现代标示的图片,算是暗示藏熬们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