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射箭队教练——锡伯族人郭梅珍

标签:
郭梅珍锡伯族中国男子射箭队运动队文革杂谈 |
分类: 锡伯文化 |
http://s6/middle/4d14f6cehafbaebd4bfd5&690
十年“文革”期间,新疆的运动训练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后期,为适应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改变运动队青黄不接的状况,自治区体委对运动队和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整。1973年,自治区体委把射箭项目直接交给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同为锡伯族人的郭梅珍和汝光先后入选。“当我第一次轻松拉开那张连许多壮小伙都拉不开的牛角弓时,就有一种灵感,一定能在这个项目中干出点名堂来。”老天就把郭梅珍与射箭划上了等号。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说起来容易,练起来可真是苦。那时候我们还只是一支业余队,这就意味着一切的训练都必须在劳动之余进行,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为宝贵的时间常常是在晚上。最开始训练时我们几乎是一无所有,几个人合用一张弓,还是最老的‘燕子’牌的简易弓。没有箭,就用柳木、桃木自己削了做箭。没有箭靶,就在自家的土墙上圈出一块地方。在当时的情况下,惟一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就只剩下信念了。”
困难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更可以锻造出一颗冠军的心。运动生涯中,郭梅珍先后获得25枚金牌、21枚银牌和16枚铜牌,曾4次打破全国射箭纪录、1次打破亚运会射箭纪录,而汝光也曾16次打破全国射箭纪录。
1984年,相恋多年的汝光、郭梅珍终于结为伉俪。
退役后,郭梅珍仍然没有离开射箭,成为新疆射箭队教练。2004年,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郭梅珍被调入国家射箭队担当男子射箭教练。三年多时间,郭梅珍仅回来一次,在家里呆了十几天。郭梅珍有高血压,又背负着奥运的重任,汝光深知妻子承受的压力。他一周打一个电话,叮嘱妻子注意休息,别忘了吃药。“她是个极其认真的人,生活中除了射箭就是射箭。”汝光说,这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