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010-11-25 09:28:47)
标签:
心理学情绪调节悲观乐观自制力发泄客观稳定宣泄杂谈 |
分类: 精彩转载 |
一个人的一生假如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就会有些磕磕碰碰,难免会有情绪不对的时候,不管这种不对的情绪是因何而起,都得给它一个终点,让过去的成为过去,要善于把烦恼抛在脑后。凡事不论好与坏,愉快或痛苦,赞成或反对,正确还是错误,荣誉还是耻辱,都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去去来来,始终都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这样的世界才能拥有一个平衡,如果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那么世界上的人都会因为压力而崩溃。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在一艘船上做了一次改造心理的试验,他建议让一些总感觉心浮气躁的人到船尾去,面对船后波涛滚滚的海水,自己把心中一切的烦恼都抛到海水中,直到自己觉得心里舒畅了为止。
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办法,参加试验的人员最后都告诉这个心理学家,自己的心情真的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清洗,心中的烦恼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消失了,真的就像一件物体一样掉进了海水中,转眼就不见了。并且他们打算以后只要碰到心中有烦恼,就会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直到自己全身都感觉到轻松为止。
因此,这里印证了一句话:烦恼其实都是自己找的。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烦恼难道真的能像一件物体一样,被丢进海水里吗?这是不太可能的。心理学家只不过是找了一个方式,一种方法来让这些感到心浮气躁的人发泄自己的这种郁闷心情,发泄完了,心情也就轻松了,烦恼随之消失。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被我们所拥有的经验,固定的想法,甚至是对每一种情绪的感受重重包围着,没有任何放松的机会,就如同一台机器一样,总是在超负荷的运转,总有一天会散架。因此我们得学会自己给自己一个轻松休息的理由,给自己的心情一点时间与空间,并让自己的心情做个深呼吸,享受一下久违的阳光。
毕竟,一个人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里走过来,不经历一些艰辛和波动的情绪是不可能的,想要去完全忘记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要背着沉重的情绪和包袱过一种充满焦躁、愤懑、后悔的生活,不仅对自己无益,还会白白浪费自己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相当于放弃了前途和未来。不是说他们不憧憬未来,也不是说这些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而是这些人一直都沉静在追悔过去当中,而把现在失去了,因此失掉了现在,也就相当于失掉了未来。
要保持心情的愉快,光做到放松心情是不够,还得要经常想想自己的幸福。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听到这句话“想想你自己的幸福”,特别是在感觉到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不顺的时候,要数数我们的幸福,这时我们会发现,有绝大多数的事情自己做的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的事情做得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想想那绝大部分好的事情,这样心情就自然而然的会好起来,也就能突破心灵的禁锢,收获快乐。
德山禅师在得道之前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龙潭大师日复一日地要求德山诵经苦读,时间久了德山就有些忍耐不住了。
一天,他跑来问师父:“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一天破壳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来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你突破不了自我,最后只能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就说:“师父,天太黑了。”
龙潭大师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大师就把蜡烛吹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即便我没有吹灭蜡烛,也说不定会被哪阵风给吹灭。而只有你点亮了心灯一盏,天地就自然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成了一代大师。
其实,像德山开悟成佛一样,一个人想拥有快乐的心境,自己要学会清除情绪垃圾,下意识地为心灵松绑,给心情做一个深呼吸,也就相当于德山大师点亮自己的心灯一样,否则,别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帮助你,而你快乐的梦想也只能“胎死腹中”。
心灵有如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而快乐就像一大块被沙子包围的金子,只要能把那些沙子消融,快乐就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人的不快乐一般以两种方式出现:第一就是害怕失去,在我们感到愉悦时,总希望时间能在瞬间停止,幸福的事情能长长久久,可是,世界上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总有一天会失去,因此,我们会感到不快乐。第二就是躲避,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我们总要它立刻离开,而不是勇敢的去面对甚至是去解决这些痛苦的事情,当然痛苦通常也不会立刻消失,因此我们会感到不快乐。
如果这时我们能坦然面对一切变化,笑看风雨变迁,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的心也会感到平和,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许多。
另外,还要适当地做好情绪的转化,把不好的情绪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动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心情的方式。
保持好心情,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四句名言:
1.把自己当成别人。也就是说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了考虑事情,说不定你会发现对方的要求更加合理。
2.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别人是自己的话,别人会不会和自己一样。这是一种自省的方法。
3.把别人当成别人。自己终究是自己,别人终究是别人,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也有别人的想法,不要强求别人来同意你的观点,也不要让别人打破自己的原则来认同你。
4.把自己当成自己。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让别人感受你的真诚,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是不同意见,而不是附和。
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身心健康。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
则可以用间接发泄,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
或是尽情地向亲朋好友倾诉的不平和委屈;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在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时,
通过写日记的办法将负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负性情绪得以缓解。
前一篇:假如我们做七天的情侣
后一篇:观影《哈利·波特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