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关于世界杯的记忆最早始于1997年,中国对伊朗的98年世界杯外围赛,似乎我们这个年龄段看球的人对这场比赛都会有那么点印象,上半场2球领先下半场被追4个球的经典反攻战,当然,是我们被伊朗人反败为胜。当时只是觉得世界杯看不到自己的国家队很可惜,接下来的时间里足球世界似乎又归于平静,直到1998年的夏天,世界杯伴随着瑞奇·马丁激情四射的《生命之杯》嗖的一下就来了。
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完整的经历世界杯,在此之前,除了自己国家队几个熟悉的名字以外,认识的国际球星只有罗纳尔多和巴乔,所以更多关注的也只是巴西和意大利。但在一个月的看球过程中,脑袋就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着各路高手的名字以及与足球有关的各种常识和信息。可以说,这届世界杯,打开了我认识足球并且喜欢足球的一扇大门。
直到现在,98年世界杯的很多画面依然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本来只执着于关注罗纳尔多的我一不小心被当年那个年轻的帅的要命的小贝勾走了魂魄,从此树立了我后来十多年唯一不变的偶像和英格兰死忠粉丝的身份。很多场经典的比赛,西班牙和尼日利亚,英格兰和阿根廷,阿根廷和荷兰,巴西和丹麦,决战法国击败巴西第一次夺冠,这些场景没有被岁月所涤荡依旧历历在目。还有那一年横空出世的小伙们,欧文,劳尔,维埃里,博格坎普,亨利,齐达内......他们是我认识的第一拨球星,他们当年都是那么年轻的70后。那个时候,没有梅西,没有C罗,连他们都还稚嫩的一眼看不到未来,属于他们主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1998年的这个夏天,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我见识到了足球运动的魅力和激情,这一年开始,我有了自己的偶像,有了自己最喜欢的球队,认识了一堆让我在日后得以去关注的人,在往后的岁月里,我看着他们的成长和老去,而他们亦陪着我走过人生最青春的时光。
时间跳转到2001年,那一年我们国家有三大喜事,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还有就是在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神奇的米卢带着我们的国家队第一次杀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那一年,我还考上了重点高中,似乎包括自己在内整个中国都是喜庆的。2002年的夏天,世界杯第一次来到了亚洲,来到了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近了不用倒时差,也许是因为国家队可以亮相世界杯的舞台,总之那个时候,感觉全民都是球迷。
平心而论,那不是我眼中一届好看的世界杯,我甚至记不起有哪场比赛谈的上经典,倒是有好几场比赛被裁判的失误给左右了最后的结果。但论看球的气氛,韩日世界杯是我感受过的最为热烈的一届。中国队的第一场比赛对阵哥斯达黎加,学校里每个班都把电视打开看直播,课间时走廊上难得的寂静,当时我们的化学老师还搬个板凳来和大家一起看,一边看还一边抱怨孙继海每次只知道助攻却不记得本职工作是防守。那个时候,对中国队的熟悉程度有如自家兄弟一般,以至于现在,米卢走了这么多年,国家队衰败了这么多年以后,我脑子里的中国队依旧是那年世界杯的阵容。
现在想起2002年的那个夏天,觉得伤感多于快乐吧,因为记忆很快乐,所以回忆才会伤感。那是一次难得的在十六岁那个美好的年龄和一堆同龄的朋友们一起看球的经历。为了不错过比赛,上课时也要偷偷的拿小收音机听直播,下课了一群人疯抢《体坛周报》,女生们聊着又发现了哪个球星比较帅,男生们讨论着哪个球进的漂亮。英阿大战的那晚,晚自习结束后我正骑车飞奔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耳机里说了声点球,我立马刹车停下,全然不顾那是在马路中间,然后小贝成功复仇,我开心的大叫yeah,也不管路人会不会以为我是疯子。我们的欣喜和脆弱都会因为足球而一触即发,那便是十六岁时所独有的气质。而如今,当年一起看球的那些朋友们早已分道扬镳,各自经历着自己不同的人生,也许还会有同样的比赛,但那份激情和氛围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那一年我喜欢的那一拨球星都成了各自球队的顶梁柱,但所有的的光环却属于五星巴西,属于罗纳尔多。那一年我还认识了小罗,克洛泽,卡卡,卡西利亚斯,那一年我们送走了中国,送走了马尔蒂尼,还有战神巴蒂。那年中央五台的世界杯节目来了一个叫沈冰的漂亮女球盲,阿根廷小组赛出局以后,她因为巴蒂的离去哭的梨花带雨,那时我觉得沈冰特矫情,她才看了几天足球啊而我看了几年也没这样。后来发现,这跟时间没多大关系,因为喜欢上一个人其实根本用不了很久。
世界杯结束的时候,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失落,然而4年却总是比想象中的要过得快上很多,所以2006年又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这是一届没有豪门缺席的世界杯,这是一届80后天才们集体亮相的世界杯,这也是一届充斥着告别的世界杯。当时正处在大学的期末考试周,为了倒德国的时差,为了不错过老将们最后的表演时间,连考试都被我放在了第二位。
有时候,我不太喜欢新人的登场,因为这必将注定着老将们的谢幕,但谁不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呢?英葡之战,曼联的新7号C罗兴奋的仰天大叫,曼联的旧7号小贝一瘸一拐的下场哭泣,我跟着小贝一起哭泣,新老交替得现实而残忍。比我们小的那一拨弟弟妹妹球迷们终于见到了他们喜欢的C罗梅西鲁尼的世界杯亮相,而我们喜欢的齐祖劳尔肥罗菲戈却在说拜拜。就好比70后的球迷念念不忘当年的荷兰三剑客一样,我们记挂却是葡萄牙的黄金一代。不同年龄的球迷有着不同的偶像和不同的世界杯情节,只是,在我眼里,70后的球星们才是我心中永远的巨星,别无取代。
关于那一届德国世界杯,除了我最偏爱的英格兰,印象最深的比赛莫过于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那场,倒不是因为比赛本身有多精彩,而是缘于最后时刻黄健翔那段发疯一般的演说。听黄健翔的解说听很多年了,早就发现了他对蓝衣军团的偏好,虽然没觉得奇怪,但着实还是被他当时的激情给雷了一把。当然,还有齐达内决赛时惊世骇俗的一顶。世界杯结束之后的各大论坛里,齐祖的这个动图成了顶贴最管用的表情。最终银狐里皮带领的意大利夺冠有些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但仅从决赛的对阵双方来看,我依旧觉得法国的实力是强于意大利的。法国在进军决赛的道路上相继击败的是西班牙、巴西和葡萄牙等豪强,而意大利碰到的难缠对手却只有东道主德国,意大利赢的只是失去了齐达内的法国。但足球就是这样,赢的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输的也不表示就比对手弱。天时地利人和,老天爷一皱眉一眨眼,胜负易主,足球的魅力就在于此。
德国夏天之后,他们或者谢幕了,或者远离国家队了,世界杯上再也看不到这些熟悉的身影,齐达内,菲戈,内德维德,劳尔,里克尔梅,罗纳尔多......就连几经周折一直在与命运抗争的小贝和欧文也因伤倒在了南非世界杯冲刺的终点前。1998年的时候,年龄他们是身上一个多么值得炫耀的光环,而如今却成为沉重的负担。有时候,伤感与哀叹并非纯粹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是觉得他们奔跑时,自己依旧还年轻。当岁月挡不住的侵袭而来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句歌词,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是啊,我很庆幸,因为我曾看着你们鲜艳绽放。
三个4年过去,回首过去12年的看球时光,有欢笑亦有泪水,这是足球夹杂着青春的味道。今夏的南非注定属于当打之年的80后们。虽说时光总是偏袒年轻人,但没有年轻,也就没有足球世界的精彩。在感叹那些苍老的球星退隐的同时,又为不断涌现的天才少年们而倍感欣喜,庆幸着老将们的才华始终后继有人。时间无可往复,球员更迭不止,但世界杯总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足球的硝烟永无可灭。南非世界杯,无论是惊喜还是感伤,都将值得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