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成都平原坐落于中国西部,水流遍布在城市和乡村,水是平原最生动的表情和息息相关的命脉,水为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和无尽的财富,水为这里带来了天地的灵气和永恒的凝聚力。水来自成都西北部的岷江,一座修建于2250年前的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进了平原,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充满着东方哲学的智慧色彩,直到今天还在为成都平原创造着奇迹和世代富裕。

这座看似朴实无华却与大自然一脉相承的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令人赞叹的工程,没有之一。

都江堰始建于战国时期,最初目的只是为了秦国灭楚而修建的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工程,但在当时蜀郡守李冰及其儿子的带领下,都江堰凭借着它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特征成为了造福后世子孙,哺育成都平原的奇迹。

看着被都江堰分流的岷江水,难以想象在那个连火药都没有发明出来的年代李冰和他手下的民工们是怎样开山劈石凿出那道宝瓶口,他们往江中沉入了多少竹笼卵石才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鱼嘴。都江堰精妙的设计不仅使岷江水孜孜不倦的灌溉着成都平原,同时又能防涝减灾,清除沙石堆积,深淘滩、低作堰的理念与周围环境巧妙的结合,使人不得不感叹古人智慧的强大。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千百年来的繁荣,没有秦国铁骑踏平六国的统一大业,没有都江堰,史书一定又是一个版本。

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都江堰历经沧桑的朴素外貌与沉着流淌的汩汩清流,这座最初以战略航运为目的修建的水利工程在完成了当年秦国的统一大业后依然发挥着分洪减灾和灌溉农田的作用,向世人展示着它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和灵动悠远的灿烂文明。

都江堰建成400年后,“天师”张陵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都江堰西南侧的青城山,他将毕生所学的黄老之学吐故纳新之后在当地传播,创立了天师道,而后在山中羽化成仙,于是青城山便成了我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初识青城山还是因为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里有个青城派,虽然青城派在小说中的名声不太好但并不妨碍青城山在我心中悠远静谧的形象。青城山环境幽静,满是碧树苍松、飞泉流瀑,许多道家色彩和风格的建筑上下重叠、错落有致的隐没在其中,天师洞,建福宫、祖师殿......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观念,青城山遂为历朝历代道士们所敬仰崇尚的圣地。唐太宗时代,道士孙思邈来到了青城山,就是在这里采集药材撰写《千金方》成就了一代药王的名号。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