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殓师》,一曲灵魂的赞歌

(2009-03-25 18:23:21)
标签:

电影

影评

奥斯卡

日本

入殓师

死亡

娱乐

分类: 影音杂评

《入殓师》,一曲灵魂的赞歌

这是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来自日本,讲述的是一个失业的大提琴手失业后偶然成为一个入殓师的故事。整部电影以死亡为主题,却不会让观众感到丝毫的阴森和恐惧,反而处处彰显着人间的温情与感动。

入殓师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职业,让人觉得“不雅”和难以接受。但正因为有从事这样职业的人,才能让逝去的人能很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也是这样,从一开始对这份工作的排斥到最后感到自己职业的神圣,切身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真情。入殓师带着严肃而又宁静的表情,在亲人朋友的注视下为死者净身、穿衣、化妆,让人感到生命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仿佛是为了死者重生而举行的仪式。电影用死亡展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感念与尊重,通过入殓师这一特殊的职业,表达了生命的厚重和对灵魂的赞美。

影片有两个重要的细节,从某种意义上修正了世人对死亡的偏见。其一是主人公大悟在桥上观看两条在溪水里奋力逆流的鱼,同时还有上流漂下来的死去的鱼。鱼缘何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游到上流产卵。那缘何会有死去的鱼漂下来?是因为鱼为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之后筋疲力尽而亡。有鱼的死亡就终于才有新鱼的诞生。试想,这样的死亡不值得讴歌吗?死亡不就是为了新生吗?其二是大悟父亲去世时手里紧握的小石头,那是大悟小时候送给父亲的,原来大悟心中那个在他小时候就抛弃他和母亲的绝情的父亲一直珍藏着。大悟不禁潸然泪下,他原谅了不负责任的父亲,融化了一生的怨恨。最后,大悟把小石子放入怀孕妻子的手中,再按在她微凸的肚子上。这表明什么?父亲虽然死亡了,可孩子在妻子的肚子里新生了。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死亡,死亡应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诞生。影片一再强调的也正是此意。

或许主人公小林大悟此前的职业是大提琴手也是精心设计吧,这样的安排使得影片对灵魂的讴歌始终若隐若现的伴随着一种音乐的诗情画意。大悟在美丽的田园上,蓝天白云的广阔空间里拉响了大提琴,在舒缓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着入殓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和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有女装癖青年男子,喜欢穿泡泡袜的老奶奶,年轻朝气的美籍女高中生,失去了女儿的母亲,满脸都是亲人唇印的老爷爷,勤劳热情的澡堂老板娘,还有那个他一生都在忏悔和思念的父亲……这些普普通通的角色是世间万象的真实写照,他们就像影片里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不是消失,而是飞向了远方,如同我们逝去的亲人,或许某一天,他们还会像大雁一样回来,只是重生换了个脸孔,但依然是生命的延续。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温馨和动容。

    影片节奏舒缓而不拖沓、配乐优雅而不沉重、主题鲜明且极富深意,奥斯卡小金人实至名归。

《入殓师》,一曲灵魂的赞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