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高原的牦牛

(2024-07-07 10:53:30)

青藏高原的牦牛

彭广军

去西藏前,听过不少好心的劝告:高原反应、气候干燥、饮食半生不熟……要吃这个,补那个,预备什么带上等,可到了西藏,才知道这些几乎都不是事实。除了在拉萨下火车拎行李找汽车走得过急有点儿气短之外,我并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大致与在海拔几十米的家乡无异。同伴认为这是我平常坚持锻炼的结果,也许是的,但有时候我却固执地认为,前世我或许就是一匹高原牦牛。

初见牦牛,是在进藏列车上。可可西里和那曲之间吧,透过车窗突然看到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有牦牛在吃草,缓缓走动的牦牛为高原增加了许多生动。说是吃草,不如说啃食草根更准确一些,因为山上牧草似乎尚未返青,一派橙黄模样。

后来听西藏的朋友说,这地方的牧草就是这个样子,高原在无霜期的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里,每年七月已经接近牧草长势最佳状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譬如羊八井附近就有一个辽阔的优质草场,一眼看去,虽然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但满眼皆是芳草萋萋,绿意葱茏,苍翠欲滴。在羊八井那边牧场生活的牦牛应该是极其幸福的,甚至是奢侈的,可在可可西里啃食草根的牦牛似乎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平,依旧一如既往地吃属于自己的那份牧草,神情恬淡而闲适,颇有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的洒脱。

后来在广袤无边的高原,乃至在接近雪线的高山上,还见过更多的牦牛,它们仿佛皆与世无争般、缓缓地摇着长长鬃毛的尾巴,心无旁骛地吃自己的草,神情无一例外地安详、淡定着。

牦牛,或许是上天特地赐予高原人的精灵,也是生活在苦寒之地人们的财富和帮手。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我们在青藏高原见到的牦牛,似乎专为高原而生。

牦牛身上的长毛深厚密实,可以防寒保暖、遮风挡雨,就像农夫披戴的蓑衣,它们大多处于散养状态,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杳无人烟,而它们却从来不会走失,都能自己回到主人家里,很难走错家门。平常牦牛可以替主人负重在高原跋涉,同时还是主人用以充饥饱腹的主要肉食……对这一切,牦牛无一例外地顺从着,不知是真的无怨无悔,还是天性使然。

要我想来,天性因素可能更多些。是啊,造物主让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就赋予了它坚忍、顺从、奉献等品行。日行千里,是千里马的舞台。而生为牦牛了,它们就选择了奉献,并为此修炼得无怨无悔。

人们赞扬过“老黄牛”精神,然而,高原牦牛的品行与“老黄牛”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品行又岂是我等可以学得来的?而我还说过自己前生或许就是青藏高原的一匹牦牛,显然有些“傍名牛”的意思。

以品行而论,我肯定不如牦牛。之所以当初会以为自己前世是匹牦牛,是觉得自己到了高原后居然没有任何反应,而生出的一点点夸耀,一点点自负,单凭这一点,似乎就与牦牛唇齿不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偏方治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