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斟惭羹析
(2022-08-10 16:50:50)羊斟惭羹析
彭广军
《左传·宣公二年》记:郑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而不及斟。将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驰入郑师,宋遂败。
大体意是:郑国攻打宋国,宋国以华元、乐吕率军迎战。战前,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犒赏将士。但在分羊羹时忽略了自己专车司机羊斟。羊斟心里恨恨,寻机报复。待两军拉开架势准备开打,羊斟对华元说:“分羊羮您说了算,现在方向盘掌握在我手里,方向路线归我作主。”说完竟然将战车直接开到了郑国军队的战阵里。宋军主帅被司机送上敌人俘虏了,失去指挥的宋军阵脚大乱,旋即大败。
这就是成语“羊斟惭羹”的由来。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07年,距今两千多年了,但现实意义犹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跟君子谈仁义道德,谈家国情怀,但跟小人说这个他听不懂,只能说金钱美女美酒佳肴。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君子小人,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身份地位也无关,只与人品有关。
羊斟是华元的专车司机,用现在眼光来看,应该是心腹中的心腹,但为了一碗羊羹,竟然把自己的老板送进了敌营做了俘虏,这心思也太歹毒了点。问题是羊斟根本不会这么想,他想到的是我鞍前马后兢兢业业为你服务,你却羊羹都舍不得分我一晚,这是羊羹的事吗,这是根本不把我当人看,伤我自尊了!于是做出这种愚蠢举动就好解释了,不过显然不能怪羊羹,因为即是没有羊羹,还有狗羹兔子羹,或者一杯酒一根烟啥的,都可能成为诱因。
对华元来说,一方面可能是真把羊斟当成了自己人,说话轻一点重一点也不太在意了,当然也可能压根儿没把自己的司机当回事儿,以致落下了千古笑柄。一个主帅,仗还没打,就被俘了而且还是被自己的司机俘虏的,细究起来还不是什么太大原因,一碗羊羹而已。
怪谁呢,我觉得首先要怪华元,识人不明嘛,身边潜藏着这样小人,居然看不出端倪,自己身陷敌阵事小,影响到战斗胜负损失就大了。或许华元大大咧咧把羊斟当身边人,羊斟则很可能只当你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所谓忠诚就看有没有更加枝繁叶茂的树了。
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改变了山川地貌,但人的一些本性却顽固传承了下来。比如小人的脾性非但没改变,某些地方还有所“进化”。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为了一碗羊羹之类的蝇头小利去劳神费力赶着马车投敌了,大可以为了官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为了金钱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女人怒发冲冠为红颜……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于大者,出卖民族利益做汉奸;于小者,落井下石背后阴人。为达目的,小人自然期望损人利己,但退而求其次,仅仅为了泄愤,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照做不误。这才是小人的可怕之处,因为小人一旦钻了牛角尖,其行为往往会变得缺乏理性,几无道理可言。
羊斟惭羹,一般认为是“以其私憾,败国殃民”,可对大多数小人而言,这种后果是他们难以企及的天花板,不是说不够坏,而是没这机会。然而这也并不影响他们“小奸小坏”的自由发挥,而且面广量大,无处不在,且防不胜防。
人们只好缩着脑袋说:宁与君子打架,不与小人说话。
近君子而远小人,是理想状态。人们大多不愿意与小人为伍,更不会主动将自己归于小人之列,问题是君子小人并无云泥之别,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生相伴交织一块儿。何况,有时候都不能肯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因为除了人品高洁的极少数,大多数人的内心世界里本来就住着一个君子,一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