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甲级战犯的结局
(2022-07-11 16:00:40)日本甲级战犯的结局
彭广军
根据中国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法官梅汝璈先生回忆,远东国际法庭经过两年半时间漫长的取证、审理(开庭共818次,审讯记录4.8万多页),在1948年11月4日上午宣判,判决书长达1218页,宣读了8天之久。宣布各被告的个别刑罚是在11月12日下午,对松井石根等甲级战犯,判处的是绞死刑。该犯等于1948年12月22日被执行。
列名日本“甲级战犯”者共约70名,均经逮捕羁押,准备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当时盟军总部国际检察处(远东国际法庭起诉机关)以案情过分庞大复杂、而一案审讯的被告不宜太多(欧洲纽伦堡国际法庭审讯的纳粹德国首要战犯仅22名)为由,决定分两批或三批向法庭起诉,由法庭作为两案或三案审理。
第一案的28名被告均为20多年来在日本政治、军事、外交上负首要责任的元凶罪魁。其余那些金融是业界巨头、大财阀,大军火商(如岸信介、欠原房之助、鲇川义介等),以及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地位稍低但罪恶昭昭的战犯(如西尾寿造、安藤纪三郎、儿玉誉大夫、青本一男、谷正之、天羽英二等),则拟留在将来第二案或第三案中起诉受审。但由于第一案的审理进程旷日持久,麦克阿瑟便以盟军最高统帅身份指示由美国人控制的国际检察处,以“罪证不足、免于起诉”为借口将剩余的40多名甲级战犯全部分两批擅自释放,第一批释放的是1947年秋,共23名,其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岸信介(此人后来做过日本首相、系安倍晋三外祖父)。第二批19人是1948年底释放的。因此,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第一案28名甲级战犯判决执行后,日本其余的“甲级战犯”则被麦克阿瑟全部释放,再也没有人提起第二案、第三案审理问题了。
松井石根在两年多的受理过程中一直装出一副懊丧、忏悔、可怜模样。在最后一庭宣布对他判处绞刑时,吓得面无人色,魂不附体,两足瘫软,不能自支,后由两名壮健宪兵用力挟持,始得迤步走出法庭。他与另外六名甲级战犯于1948年12月22日黎明执行绞死刑。在走向绞刑架的时候,他们还歇斯底里地高叫三声“天皇万岁”、“大本营万岁”,其死硬顽固可见一斑。
这些罪犯的尸体被焚烧成灰后,由军舰在海上撒布,任其随风飘去,使无迹可寻。据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处理罪大恶极的国际战犯的一般方法,对纽伦堡国际法庭处死的德国战犯的先例也是如此,其目的是避免复仇主义者之流抓到一点骨灰之类的东西大做文章,隆重安葬战犯,修墓立碑,将罪犯粉饰为“殉国烈士”、“民族英雄”之类。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就花了1500万日元为7名被远东国际法庭处死的战犯树了一座庞大的纪念碑,以表扬他们的“功绩”。据说是焚烧尸体的美军士兵大意,留下了一点点残灰,但我觉得很可能是日本右翼借题发挥,他们大可以扫一点垃圾当成罪犯的骨灰,然后对其顶礼膜拜。世上还能有日本右翼分子想不出来的歪招?
从日本甲级战犯的最终结局来看,至少可以有两种启示。一是,国际事务由美国一家独大说了算必定坏事。美国政客大都带有傲慢、实用主义的典型色彩,在处理日本战犯中,麦克阿瑟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的言行即美国政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一贯做法。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必须有恶必惩,除恶务尽。如果没有麦克阿瑟当年的包庇纵容,战后日本右翼也许就不可能如此猖獗,后来的右翼分子如岸信介等就不会如此一脉相承、肆无忌惮地挑战人类公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