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之战,是关羽一生的辉煌点,也是关羽的人生终点,辉煌点是,关羽围困曹仁数日,又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吓得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人生终点是,东吴孙权大将吕蒙背后捅刀子,趁关羽和徐晃打的正激烈的时候,偷偷摸摸地袭取了荆州,让关羽腹背受敌,首尾难顾,最终,在魏吴的联合攻击下,兵败身亡。

襄樊之战的初级阶段,关羽率军进攻,打的曹操大将曹仁狼狈不堪,紧闭城门不敢出来,成了缩头乌龟,并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派遣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率领七军,并和大将庞德一起救援樊城,结果遇到秋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被关羽击败,庞德也被杀了。
这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没有人不害怕的,谁才能抵挡关羽救援樊城呢?
曹操想到了徐晃,因为徐晃和关羽曾经交往密切,关系非常好,徐晃应该很了解关羽的作战能力和用兵水平,做到知自知彼,这样才有可能取胜。然而,曹操还不放心,担心徐晃不是关羽的对手,于是,曹操准备再派一员大将去救援樊城。

曹操想到了张辽。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籓,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曹操为什么想到了张辽呢?我分析有两个原因。
第一,张辽在这之前曾取得逍遥津之战的胜利,张辽以七千守军,击败孙权十万大军,以弱胜强,创造了著名战例,连于禁都被生擒了,也许只有张辽才能抵抗关羽了。
第二,张辽和关羽的关系比较好,曾经以兄弟相待,正因为关系好,张辽一定非常了解关羽的能力。

然而,曹操还没等张辽回来,徐晃已经击败了关羽,这让曹操稍稍松了一口气,放心了,至少不用迁都了。
其实,关羽打仗还是很厉害的,如果不是孙权玩阴的,搞偷袭,而是吕蒙光明正大地率军来交战,就算关羽被曹军和吴军联合攻击,也不一定会输。
孤军作战,丢失了后方根据地,又没有粮草,也没援军,面对魏吴两国强敌,换成谁都会输。就算是诸葛亮也不行,诸葛亮后来北伐,还不是粮草跟不上,照样失败吗?那还只是面对魏国一方。这时的关羽两面受敌,没粮草,没援军,别忘了,曹操派的援军,还好几批呢!如果关羽有一支援军,哪怕只有两万人来支援,也将会改变整个战役格局,谁死还不一定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