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有一个人非常特别,他博览群书,为人文雅有文艺气质,他帮助曹操灭掉吕布,击败孙策军进攻,刘备对他评价很高,但是他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他为人爽朗,性格安静,大脑很聪明,他小时候有扶世济民之志,读了很多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为老百姓着想,谋福利,很受人尊敬。后来,徐州牧陶谦看他是个好苗子,于是提拔他主管农业生产。陈登尽职尽责,干得很不错,粮食丰足,老百姓都有饭吃,人们对他评价很高。
不仅是老百姓对他评价很高,连刘备都对他评价很高。 《三国志
陈登传》记载: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有一次,刘备和许汜在荆州省长刘表那里,一起谈论天下名士。谈到陈登时,许汜心情不爽,说:“陈元龙这个人真不怎么样,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说的对吗?”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

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有一次路过下邳,到陈元龙那里去。当时他毫无礼貌,很久也不和我说话,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坐在下床。”
刘备说:“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忧民,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到处求田问舍,购置房产,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讲礼貌?假如是我,我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大床下床的区别?”
刘表听了大笑。刘备深情地说:“像元龙这样文武兼备的人才,只能在古代去找。现在恐怕很难有人比得上了。”

《三国志》注引《先贤行状》曰:太祖到下邳,登率郡兵为军先驱。时登诸弟在下邳城中,布乃质执登三弟,欲求和同。登执意不挠,进围日急。布刺奸张弘,惧於后累,夜将登三弟出就登。布既伏诛,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间欢心,於是有吞灭江南之志。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冬,曹操进攻下邳,征讨吕布。陈登亲自率兵为曹操先锋,当时,陈登的几个弟弟都在下邳城里,吕布以陈登三个弟弟作人质求和,陈登拒绝了,反而围攻更加紧迫。吕布刺史张弘,害怕被连累,趁夜将陈登三个弟放出,回到陈登身边。吕布被诛杀后,陈登因有功被封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间民心,于是有吞灭江南的志向。

在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孙策派军进攻陈登所守卫的匡琦城。敌军比陈登守军多十倍,众人都很害怕不能抵挡,准备撤走,留下空城。陈登激情演说,鼓舞士气,做战前动员。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偃旗息鼓,装作害怕的样子。天快亮时,陈登上城楼观察敌军,认为这时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奋勇杀出,敌军猝不及防,被陈登军一冲,乱作一团。陈登亲自擂鼓,率军冲杀,敌军很多士兵来不及登船逃走,陈登趁胜追击,斩杀数万人。

敌军不甘心失败,于是,又带大军卷土重来,陈登觉得敌军势大,派人向曹操求救,陈登暗中命人在救兵来到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然后乘夜点燃,火烧起来就聚在一起。城上一片庆祝欢呼的声音,好像是救兵到了,敌军看见火,惊慌逃窜,大乱,陈登率军追击,斩杀万人。陈登被封为东城太守。
后来陈登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广陵,临行时,广陵军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走。陈登很感动,劝他们回去,说:“我在广陵当太守,吴寇经常来犯,我勉强打跑了他们。我走后,你们也不用担心,肯定会有更好的太守来广陵任职的。”
陈登一走,孙权就占领了长江以南这些地方。曹操每次到大江边就感叹,恨自己没有用陈登的计谋,而让孙权这些人势力地盘扩大,养虎为患。

陈登一直有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不安,有人说神医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陈登就派人去请华佗,为他治病,华佗先让陈登准备几个大脸盆,一副药下去,陈登吐出了几盆红头的虫子,华佗又为他开了几副药说,这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华佗告诉陈登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再复发,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后来,果然三年后陈登旧病复发,派人找华佗,还没回来陈登就病死了。年仅三十九岁,英年早逝。

在《三国演义》里,陈登把吕布和陈宫玩弄于股掌之间,团团转,直接导致吕布败亡。陈登自己身处险境,却挥洒自如,连曹操都感叹地说陈登身处惊涛骇浪之中,如弄潮儿。以陈登的智谋,此言不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