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国曹魏名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曹操曾命令他,攻城之后,全部坑杀,他反对,曾以数十骑破敌兵数千人,被军中称“将军真天人也”!他是谁呢?

我们先看史书《三国志》对他的记载: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复与史涣等钞绍运车,烧其粮谷。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大战,袁绍派刘备出袭濦、强诸县,这些地方纷纷响应。使自许昌以南的地方,官民都很不安,曹操也很担忧。此时曹仁说:“南方这些县以为我军目前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刘备刚刚带领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
曹操同意曹仁的看法,于是命令曹仁率军攻打刘备,将其赶走,曹仁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后来袁绍遣别将韩荀想截断曹军西道,被曹仁击败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派遣分军。曹仁又与史涣等截了袁绍运粮车,烧尽其粮。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爱好弓马骑射,小时候不修行检,到了后来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跟随曹操多年,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仁是屡败之将,多次被刘备狂虐,火烧新野时,曹仁侥幸逃脱。但在正史记载中,曹仁还是很有智谋的,跟随曹操,平定天下,战功卓著。

曹仁的智谋,还表现在围困壶关之战中,这一战,曹操可能是发了疯,居然下了狠心说,攻下城池,全部坑杀那些兵士,不留活口。
《三国志》记载: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
建安十年(205年),河北平定,曹仁围困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续两个月都攻不下来。曹仁向曹操劝谏说:“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向敌军宣告城破必死,那敌人肯定会下决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曹仁的建议,果然城池立即投降了。
以上说的是曹仁的智谋,曹仁的勇猛表现在南郡之战。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率数万大军攻打南郡,前锋部队数千人先到了,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命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很多,牛金人少,于是被围。曹仁与长史陈矫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非常危险,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左右都非常害怕。只有曹仁表现勇敢,让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道曹仁要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曹仁不听,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数十骑出城。
《三国志》记载: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
曹仁率兵与吴军距离百余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做做样子而已,谁知曹仁竟然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得到解救。但敌围之中还有余众没有完全出来,曹仁又返回去,将余兵从围困中救出,又杀吴军数人,把吴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都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叹道:“将军真是天人!”三军都佩服他的勇敢。曹操也称赞曹仁。
曹仁不仅勇猛,还曾打败马超韩遂,马超是名将,英勇无敌,曹仁居然能打败马超,可见曹仁的厉害。
《三国志》记载: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中,曹仁被任命为安西将军,总督诸将拒守潼关,在渭南大破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十部诸侯。当时河间苏伯、田银反,曹仁遂行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讨伐田银等,取得胜利。
后来,曹仁据守樊城,关羽进攻樊城,水淹了樊城,曹仁在关羽面前没了脾气,只能苦苦坚守,要不是徐晃率军增援,曹仁就守不住了。
公元223年,一代名将曹仁去世,时年五十六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