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场足球赛说开去
田绍祯
2011年9月7日零点,中国男足在约旦赛场,进行了一场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预选赛。这是一场重大国际赛事。中国男足争夺2010南非世界杯失利。倘若再失足,到2014年整整八年,到2018年世界杯,就是12年与世界杯无缘。
我是体育迷,几乎所有国际赛事没有不看电视转播的。7日晚上,看过乒超女团山东鲁能和浙江镇业的李晓霞对郭越的比赛,这也是国际水平的。两人打得很精彩,李晓霞还是略胜一筹。然后上网休息浏览一会儿。8日零点准时看国足对约旦的赛场比赛,这是一场旗鼓相当的比赛,我准备看到凌晨2点。可是一看了上半场,我看不下去了,关掉电视呼呼去了。因为我料定国足肯定败北。第二天早晨睁开眼就打开电脑,果然,国足1:2败于约旦。尽管有预测,还是相当沮丧。小伙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呢?
足球这球艺,是场上十一个球员的集体赛事。个人技能,整体战术,心理状态,场上作风,哪个环节也少不了。当然还有运气,包括裁判,都可能决定胜负,同新加坡那场比赛,如果裁判马虎一点,那场不是输掉就会打平。那场球裁判水平很高。国足场上作风拼劲十足。对约旦这一场,专家评判卡马乔用人无错,队员踢得也不错,不怕失败,还有下一场云云。我不这么看,我对乒乓运动略知一二,对足球门外。我在半场后关了电视,不为别的,为国足斗志不强,踢得相当懒散。队员站在那里不动,原地传球,动起来在一步步走。弄得央视解说员都急着说:“不能走呀,要动起来!”我把电视关了,这球还有什么看头,不输才怪。
体育是一种人体极限运动,运动这个词国足队员还不懂吗?运动运动,是一种动的艺术。没有一项体育运动是静止的。(棋类运动在大脑),取胜的秘密在动字上。球是圆的,圆的东西的本质就是方便运动。乒乓、羽毛、排球、篮球,有静止取胜的吗?人为球动,球为人动,足球需要大动。球场上的战术核心,就是跑位运动,拉开防线,创造最佳机遇。这场球男足们动得太不够了;至于前锋的技术,错失良机不说了。(对新加坡下半场,9号在对方禁区距大门七八米,推射就进了,他一脚放了高射炮。)动得不够的原因,一是爱惜体力,二是缺乏战术意识。几次跑位得不到球,就懒得跑了,多次进攻无功而返便挫其斗志,如此怎配当运动员?请外星人当教练,也拿木头人毫无办法。
对球员往深层次里说,并不是对他们个人,而是对体制的不满。教练与球员有问题,更主要的是举国体制现状很不完善,许多部门旧瓶新酒,名不符实,教育是最大的不完善,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只剩下智了。从小学到大学,完全靠分数竞争。总理有时秀篮球,想必当年也是校篮球队员,现在的中小学还有什么球队吗?我所在的城市几百个中小学,没听说有什么球队。更没听说有什么比赛。当年的工厂、机关、学校甚至车间之间都有群众性的体育比赛。我曾在一个小学当了4年乒乓球教练,后来办不下去了,孩子们一上四年级,每天的作业不到晚上10点以后收不了场。哪有时间打球?孩子想打下去,老师家长都不支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同老师的业绩奖金挂勾。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运动员,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或者什么名星,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好身体。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体育体制很不适合当代的社会发展趋势。这就是十三亿人口大国,敌不住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十万人口的小国体育竞技的根源。我们老百姓并不十分看重几块金牌,我们更看重体育给国人带来的拼搏作风。前几年中国女足在莫斯科同朝鲜队进行一场,在雨水泥水中的比赛,我们的女足技不如人,个个拼得浑身汗水泥水,那场球输了,但是姑娘们确实尽了力。令人感动。
体育运动是一种献身运动,体育精神是一种献身精神,举国体制缺乏献身精神,怎么指望运动员为国献身。应该说,运动员们是可敬的,因为他们参加国际比赛,代表了中国人。那个最发达的国家有一个军事院校,用“国家、责任、荣誉”六个字的校训,培养出许多国家精英,我们用“金钱、权力、名星”能培养出国家精英吗?
如此看来,中国男足能否出线,参加巴西世界杯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完善国家体制的思考。不要说得太多,做得太少,更不要说得太好,做得太差。否则,人们都不“运动”了,只站在那里,等待""传球"",最后导致失败。
2011年9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