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坛里看飞船       科学 感牾隋笔

(2007-09-29 00:29:00)
标签:

文学/原创

科学

感悟随笔

分类: 散文
 
 
2003年10月26日,我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里,看到了凯旋返航的神五号飞船。
那天无风无云无雨,秋阳高照。我在北京西客站下48路汽车,向遥遥相对的世纪坛走,直到近处,见右侧是军事博物馆,左侧是中央电视台。花30元购了门票,就进了世纪坛二层展厅。
 
五号飞船返回仓放在二百多平方米的前厅,看展的人挤人。我挤不过去,就站在后面看,返回仓像古代将军的巨大头盔,扣在地板上,它身高2.5米,重两吨半,直径5米,四周被一个特制玻璃罩罩住,人们围着它脸贴玻璃地看。里三层,外三层挤着看。我在后面,从前面人的,再看飞船的“脑壳”,大厅灯光不很明亮,更增加了它的神密之感。中国子.月,让国人感动,让世人惊讶.电视发射现场场,便占满了家家户户的屏幕。杨利伟飞举,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杨利伟的,又系亿万人。这个返回仓,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飞天精灵。
 
我终于挤到前面,跳,贴到玻璃罩子上看,贝,感到它的高大和雄壮。它不用说话,同人们心灵通。看它的人也不大说话。但从人们凝重而喜悦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人们在用心同它不住地对话。  时,我的心对它事: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我正在连队当兵.上,全连杀猪酒欢庆。连长王忠友是个解放前入伍的老兵,役.友,他喝醉了.止,上,手,连队文书向打报告,"给我们连装备原子弹!"。耒. 那天夜里我提枪站岗真的像着原子弹一样胆壮。得,利,天.....
 
人们驻足观看船,止步不动.满厅的人静悄悄,谁也不催谁快走,谁都想在它面前久留。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停,数码录相机在手掌上注视着它。指指点点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所有的面孔都在微笑,所有的都很。飞船返回仓的周身像武士战袍,散发深黄色的光亮,一枚枚铜钉西连在一起。一侧已烧黑。烟.
据说,飞船在距地球300多公里几乎真空的空间,以每小时三万多公里的速度飞行。返回时要点燃制动火箭减速,脱离飞行轨道,点火时间相差1秒,就会偏离着陆点9公里。60秒后,在距地面140公里处,返回仓同轨道工作仓分离,以极高速度进入大气层。这里返回仓在百多公里高空,高速同大气摩擦和对返回仓周围气体的压缩,形成一个三千度高温的“火球”。铁在800度时,就可以用铁锤打锻成各种形状,1300度时就融化成铁水。返回仓的外壳是什么东西呢?高温产生的等离子区吸收电波,进入返回仓同外界中断电信联络的“黑障”区。我们参观时看到返回仓的上方,有一大一小敞开的银色圆窝,上面有两条短白色尼龙绳子,这是自动打开丢弃盖,在10多公里的高空,弹出主伞和稳定伞的位置。处,1200伞,示,它,它.它使返回仓降下的速度,降到每秒9米以下。统,1967年4月24日,前苏联联盟一号飞船返回仓,就因为张伞系统失灵,返回仓以每秒100米的速度冲击波向地球,航天员马罗夫在生命即将结束的事故中坦然镇静。通过直播电视,微笑着嘱咐妻子,将他带入太空的一支金笔,赠给妻子新的丈夫。所有的航天员都样英勇
 
杨利伟平安走出的仓口关闭着,倒是中间脸盆大小的暸望窗令人惊讶,不知上天和回来经过大气时加盖与否,它是一面圆圆的特殊透明体在返回仓的两面对称而开。人们从这一侧就可以看到另一侧窗口。而杨利伟就是用摄像,从这里拍下了,在外空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电视画面。让中华子孙以中国人的眼睛,第一次目睹了人类的家园。
在飞船返回仓面前,我不记得自己转了多少圈,却发现腕上手表的分针转了两圈。我走入二层大展厅。
 这个展厅一千多平米,九条雕龙金柱金碧辉煌,模拟神五号发射现场设在大厅中央,三十多个孩子每人对着一架电脑和传声筒呼喊“10、9、8、7、……1!起飞”的口令,大屏幕上就出现神五号火箭发射的场面。一批又一批孩子,一道又一道口令,一阵又一阵笑声和掌声弥漫大厅。在大厅的西侧,展出了价值万金的航天服。据说这是同杨利伟全身着装的同一批产品的真品。大厅的周围几十块航天巨大图片,展示出我国空间技术前进的脚步。
 
 从展厅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我沿石阶一级一级往上攀,直到世纪坛顶端。这里是一座万人露天会场,站在里,可腑瞰半个京城。玉渊潭公园有风筝自由飘舞和尽情嬉戏的孩子,深秋的北京,依然是绿树碧草蓝天,一派温暖如春的祥和景象。飞,翔.
我欣赏着世纪坛内外的景色,直到晚霞升起的时候。一步步思索着走过,隽刻中华民族五千年年谱的青铜石板路。我的眼里盈出了泪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