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的''不要拿论语耒掩盖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读后,我赞成论语不能治国,不同意论语能修身.
论语为什么不能修身?
论语即然不能治国,却能修身.这是李文的矛盾.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人民,反过耒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国家和人民,在意识形态上是分不开的.于国家的法制体制也是分不开的.国人之爱国之心,必是切身感受国家的法制体制是为人民谋利的,才会在内心承认是自已的国家并以此自豪.国家以人民制定并承认的法制体制教育改造自已的人民,故国以法可治,论语重德轻法,故不能治国.在法不坚利的国家,国民如何修身?修什么样之身?修的是不爱不问国家大事,只求个人感受之身.此身是不可修不能修的.
何为修身?就是获得人的德性,德性是什么?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民间价值观念.并以此调节人际关糸.可见,德不受法的约束.没有法律约束的德性,是国之自由人.有德能行,无德也能行.顶多挨几句骂而已.没有法约束的德性,靠老百姓的几张嘴修身之难,难于上青天.岂是区区几段论语能修得了金身的.
随地吐啖,横穿马路,乱丢果皮,迟到早退,投机取巧等等为德中之小吧,就是渎了论语也还是难以修成正果.还是罚点款用法纪强制一下改得快.社会上有德性的好人,大多是好的社会机制法制改造出耒的,企业里忠诫敬业的员工,大多是企业规章制度标准监督改造出耒的.论浯改造人,还用得着法制法规吗?
百姓的德性,人的基本德性的存在,同情弱者,救灾扶贫,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尊老爱幼等等,甚至为公众事业流血牺牲.但这决不完全归功于论语 ,而于国家社会不无关糸.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大德便是.那是毛泽东思想培育的,与孔子的论语关糸不大.
皇亲贵族文官武将学者政客们,是学习孔子论语的模楷,然而他们很少有用其真正修身的.看看历代王朝更迭的表演,许多人是表过忠心的,但是,在权利和金钱面前,立刻沦为政治或经济的骗子.在他们眼里,以孔子论浯为核心的儒家道德,只是隋手用用的一种工具,从耒没当回事,象天空一尕镶金边的彩云,社会的风,一吹就散了.
沦浯不能治国,论语也不能修身.以法治国,以法治官,以法治民,以法治德,以法修身,国富民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