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孙睿的新书〈我是你儿子〉,感触颇多的。虽然看题目很平常,甚至还有借用王朔〈我是你爸爸〉之嫌,但这并不影响这篇小说的认知度,在这最平凡,最真实的触角里或许你会很容易地就找到共鸣。
书中写了杨树林,杨帆父子两代人的感情故事,从杨帆出生到大学毕业工作挣钱,其间两父子的点点滴滴。这篇小说之所以吸引我从头一直看到尾,直到凌晨四点多钟,就是因为它很真实,很贴近人心。杨帆的成长过程总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我这才发觉父母养育我们真的很不容易,而有些是我们未曾知道的。而当我们真正懂他们时,他们已经很老了。
杨树林从最初当爸爸时的“光辉”形象到儿子说自己已经很老了,让杨树林明白自己早已不再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浑身坚硬”了。从儿子挣钱那天起,杨树林在杨帆面前的自信更是与日俱减,“原来每个月杨帆还张口要生活费,每当这个时候,杨树林强烈地感受到做父亲的尊严,但是现在这个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杨帆不但不要钱了,还开始给杨树林钱。这让他感觉很悲哀:自己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而就在杨树林患病住院的日子,也让杨帆对自己和杨树林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习惯了家里两个人,突然没有时,心里就会空落落的,尽管两代人有太多的隔阂。同时也让他明白:父亲的价值永远不会消失,他的存在,会让自己心里永远有一份挂念。于是他决定给杨树林捐肾,理由很简单:“我爸就我一个儿子,我不捐谁捐,谁让我是他儿子呢。”
孙睿的小说总是这样,在嘻嘻哈哈笑声中登场,可看到最后总会不免让人感觉有些酸楚,让人有想流泪的冲动,他也总会带给我们思考。
“在等待推往手术室的时候,杨帆问杨树林:‘爸,你说咱们会好吗?’
杨树林说,会好的,我感觉会好的。
杨帆说,可是我感觉这东西不靠谱。
杨树林说,可是我感觉很准,当初他们说你不是我儿子,可是我感觉是,结果真是。
杨帆说,爸,我相信你。
杨帆拉住了杨树林的手。”
看到这里,我很自然地流下泪来,这种感动只是源于一种很朴素,很真实的情感,而这往往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看完后,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当自己感觉还年轻时,儿子对你说:“爸,你已经老了。”我是否也会像杨树林般失落,发出跟他同样的感慨呢?
小说就这样落幕了,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的情感还在继续。我想成长带给了我太多的东西,它让我懂得了珍惜,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天,也让我明白哪儿才是自己该走的路。
感谢父母,感谢陪我走过的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