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
(2010-11-20 09:13:32)
标签:
教育 |
用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
首先,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和发现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下,准确、具体地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学生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记在心上,然后再热情地夸奖学生。这样学生会确信老师的赏识是真的,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还会对教师心存感激,从而更加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和活力。其次,要学运会用名人及他人的力量,如适当地用名人的话及其他任课教师或班集体对学生进行表扬,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赏识的表达形式应灵活多样
表达赏识的方法很多,有赞许的眼光或微笑、手势(如竖大拇指)、口头表扬、恳切的鼓励、物质的奖励等。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如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应多用口头表扬、手势、物品奖励等较为直接和强烈的方式表达赏识。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可多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或较含蓄的语言来鼓励。总之,赏识的表达应灵活多样,视不同时机,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3)赏识表扬及时,珍视学生的进步
如果表扬或鼓励是在第一时间做到就会收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孩子的注意力转移是很快的,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促进其不断进步,从而树立自信心。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话“这学生真是一无是处”,“这学生调皮得不得了”“赏识他也是白赏识”。即使学生做得稍微好一点也认为是理所应当,认为这样的学生赏识是行不通的,这样,我们就错过了许多表扬学生的机会,打击了他们的自信。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去外地上公开课,有位同学迟到了,站在门口十分难堪。只见钱老师十分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迟到了,但确实是个十分喜爱学习的好学生,你们看,他跑得头上都冒汗了。这说明他心里急,想把迟到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个迟到的同学,原以为必挨批评,没想到却意外地得到了表扬,不仅消除了尴尬,而且迅速积极地投入到听课中去,成了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学生。细细地品味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做错了事而自己又知道错了的时候,不妨忽略其错不计而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一方面加以肯定和赞扬。这种做法可以满足其内心的自我肯定和要求,可以强化其改过图进的信念。
(4)赏识表扬要把握好度
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无原则地赏识。再者,赏识过度,会导致孩子高傲自大,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对待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对胆小呆板的孩子要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应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善待学生的过失,是重树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一般情况下,教师、家长都会多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容易造成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忘了鼓励反倒讥讽,甚至指责:“你真笨,不用上学了”、“你这么没记性、真是死不悔改”等,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更何况是小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学生尝试和创造的勇气,变得胆小而不敢有所作为和突破,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信更是重大打击。对学生的过失,教师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给学生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当然对学生的鼓励应有针对性。如果学生的尝试确实是不恰当的,会导致比较严重后果的,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鼓励,但也不能随意责罚,而应恰当的说服和引导。对学生的过失,在鼓励的基础上,更重要地是给以多种途径的引导,耐心地解释学生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注重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和学习,使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累积智慧,不贰过,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我们对孩子犯错误的处理至关重要,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位发明家。同样,教师和家长的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一份真爱与抚慰,所以我们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谨记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
(五)激发学生潜能,是牢固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需要。
如果学生仅仅是依靠家长、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而形成的自信,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考验,这种自信是不牢固的,只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巩固他们的自信。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优势,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潜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做到:(1)平时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经常和学生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潜在优势。(2)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地表现出来。(3)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如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奋进的教室布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自强不息的教师、家长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励学生变潜在的优势为明显的优势,树立起牢固的自信心。
(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每一个自信的现代人所应有的品质。学生年幼,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大多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而且能力较强,有特长的“好学生”往往占据了舞台,而那些所谓“差学生”似乎只有当观众的份儿,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学生机会也就多,能力也就越强;能力弱的学生机会似乎没有,因此他们对各种活动往往报以冷眼旁观,更缺乏自信。为改变现状,使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就要扮演推进器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创设极具挑战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证明自己“能行”的大舞台。在公开场合“亮相”,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骄傲,反省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千万别小看这小小的体验,它能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