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美国1号公路】海之韵(之一)

标签:
旅游 |
分类: 南北横贯美国1号公路 |
海之韵---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夏天,应该是属于大海的季节了吧,有很多的理由和时间来到海边,更是生出许许多多与海有关的情与愫.
第一次见到大海是在1979年的时候,对于一个生在高原的孩子而言,在放假的时候可以看到大海是一种奢侈了.那一年,我亲爱的母亲就利用了一次在大连出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奢侈了一下。可惜孩童的我,那一年对大海仅有的记忆仅存于妈妈陪我一起在大连的海边捡贝壳,开心的我无暇去顾及那深遂的自然,自然也是那个年纪的我无从理解的。
那一年,我明白看到大海的我很开心.
再次见到大海是在1987年的暑假.我可敬的双亲本着让孩子们学会理财的目的,给了我和哥哥每人300大元,让我们一起去青岛旅游,但各自负责自己的财产,多不退少不补是原则.忘记了那一个暑期我们是否学会了理财,却在那一年,我看到海边散步的手拉着手的人们好浪漫,哥哥在那一年有了自己的初恋,我则在那一年体会到什么叫做"嫉妒"。不过,我们几个孩子们都在那一年尽兴地在洗海澡,打水仗,也为了提高游泳技术喝下咸苦的海水,为了看日出而不得不揉开迷糊的双眼...
那年夏天,我眼中的海大多时候是蔚蓝色的,痛苦地起床看到的日出是令人兴奋的,继而忘了几分钟前还痛下决心爬起的苦恼,在海边嬉戏的我们是鲜艳的,因为,那一季的大海是青春少年的。
写信告诉我今天 海是什么颜色
夜夜陪着你的海 心情又如何
灰色是不想说 蓝色是忧郁
而漂泊的你 狂浪的心 停在哪里
写信告诉我今夜 你想要梦什么
梦里外的我是否 都让你无从选择
我揪着一颗心 整夜都闭不了眼睛
为何你明明动了情 却不敢靠近
听 海哭的声音
叹惜着谁又被伤了心 却还不清醒
一定不是我 至少我很冷静
可是泪水 就連泪水也都不相信
听 海哭的声音
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写封信给我 就当最后约定
说你在离开我的时候 是怎样的心情
夜夜陪着你的海 心情又如何
灰色是不想说 蓝色是忧郁
而漂泊的你 狂浪的心 停在哪里
写信告诉我今夜 你想要梦什么
梦里外的我是否 都让你无从选择
我揪着一颗心 整夜都闭不了眼睛
为何你明明动了情 却不敢靠近
听 海哭的声音
叹惜着谁又被伤了心 却还不清醒
一定不是我 至少我很冷静
可是泪水 就連泪水也都不相信
听 海哭的声音
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写封信给我 就当最后约定
说你在离开我的时候 是怎样的心情
许多年前,阿妹的歌声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会唱响这首《听海》。初听这首歌时,被歌名新鲜着,不同于以往多看到的"看海,听潮"这样的字眼,一首听海,也令我开始思索海的不同颜色,是因为自然的力量,拟或是人为的理解。
我是一个相对感性的人,有很多机会可以体会到内心深处的蛛丝马迹,又在不经意间用玩笑的心情将之挥去.长年居住在没有海的城市,无法体会文艺中经常出现的画面:或是心情开朗面对着平静,蔚蓝的大海;或是心情沮丧,蜷缩在灰色的海边听退潮的无耐;或是情绪激动,无法克制观海浪拍打岩石的冲动;拟或是伤心失意,聆听夜晚大海深沉地低鸣...总之,凡此种种,我都可以在想像或是在书中、影视中产阶级找到,自己却从未有过机会按需体会。仅有的几次在海边的日子,也会因为或是和朋友相聚,或是工作劳苦,而不得这样的奢侈情节。
很久了,早已作罢这样的想法,不再有心情或激情去发掘海之韵味.
2005年这个夏季,我暗自庆幸地为自己安排了这样一个行程,可以全天候地用近20天的时间去接触大海,感受大海。如果希望南北纵贯美国大陆,可供选择的路有很多条,大多会选择101高速,或是5号高速做调整.这两条是穿城而过的高速,为了解决交通状况而修建的,所以车道与路况都会好一些,也会更城市一些.我们选择的是1号公路,是因为只有它可以满足我们本来就很简单的愿望,一路沿着太平洋前行,体会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下的大海,尽管这条路在很多时候只有一条车道,尽管这条路为了沿着海边走而需经过许多盘山的崎岖,但都无法抵挡我们接近大海的心情.
穿城而过都市的101高速
http://s8/middle/4d10e188ga8fb550fa1b7&690&690
http://s9/middle/4d10e188ga8fb571758d8&690&690
http://s14/middle/4d10e188ga8fb58ffa61d&690&690
沿着美国西海岸线纯朴的1号公路
第一次接触到的灯塔 Old Point Loma Lighthouse
不知道是因为胆子小,还是因为想像力过于丰富,灯塔以及生活在灯塔里在大半夜为航行的船只指引方向的人们总会让我心生恐慌,有一种幽灵(ghost)的感觉.灯塔在我脑海里出现的时候总是伴着急风暴雨,闪电雷鸣,怒吼的大海,飘摇着起帆的孤船,以及挣扎着企图稳住舵的船长。而这样的画面总是在瞬间消失,连并那些挣扎着的人们,即而便会出现灯塔.于是,我总觉得那些消失了的人们从此就生活在灯塔里,像ghost一样。
更奇怪的是,我总认为生活在灯塔里的人一定是老外,是西方的幽灵ghost,而中国是没有ghost的,我们有鬼怪和神仙,更有美貌的狐仙。这样奇怪的想法,我不知道是什么年纪生成的,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因此,在2005年6月30日,一个阳光相对明媚的日子里,我远远看到的Old Point Loma
Lighthouse,即使在大白天,依然可以让我觉得有些渗得慌。匆匆看过,逃一样的离开,不时地回头,总觉得会有什么跟了上来.加上那是在海边的山顶上,总觉得有阵阵凉风拂过,会不自觉的拉紧了衣服.
这个灯塔建成于1854年,位于海平面上422英尺,并于一年后被装备上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百亿赫兹的透镜.灯塔面朝着海湾和太平洋,据说在那个年代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地址了.据说,在晴朗的日子里,灯塔里点燃的油灯通过透镜折射出的光,可以在39英里之外被看到.在之后的36年里,除了大雾天外,灯塔总是在欢迎着水手进入圣地牙哥海港(San
Diego harbor).
这座灯塔就位于Point
Loma岛上,一座雕塑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做Cabrillo的人,没有人知道他具体是哪一国家的人,有人考据说也许是葡萄牙人.没有人清楚他具体什么时候生,或是死了究竟埋在什么地方,但大家都知道他是第一个踏上现在美国西海岸这片土地的欧洲人.当时他给这片地方起名叫做San
Miguel,也就是当今的圣地亚哥,他形容这片地方是"a closed and very good port"。
海的一日,色彩纷呈
清晨里恬静的海,应该是灰色的吧,淡淡那种.就好像虽然为了赶路而不得不早起,却实在是没有完全清醒的我们一样,当我们看到这个安静详和的大海,那座有些古老乡村的栈桥,慵懒得一层层,缓缓挪动脚步的海浪,仿佛在等待早起的人们激起她千层的激情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赶路的匆忙,在一团雾气中走上这座栈桥,扑面的是带着湿气的海腥味道,吸入肺腑,倒是一下了醒了许多。
慢慢涌上来的浪,真的过分的慵懒了,不知道是否是晨起的少妇忘了镜前的梳妆,朦胧着双眼便起来开门,为着过于早的不得而知的风铃响起..
http://s6/middle/4d10e188g774c5531ba35&690&690
早起的我和丫头,在淡淡的晨雾中,强睁着醉眼惺忪,强打着十分精神,几近于神游在同样迷离的路上..
伴在我们边上的海就那样伸着灰色的懒腰,一点儿劲儿也不给我们鼓励
清晨的海,那一刻很静,,更是与世无争.
等我们开至尽兴,并完成了与一队摩托的互相较量后,转过一道山路弯弯,阳光明媚中的大海放肆并张扬着属于她最多的性格:兰色,极尽各种的表现形式,让我一时间对兰色的词汇捉襟见肘.
http://s1/middle/4d10e188ga8fb97c674f0&690&690
如斯的阳光下的夸张的蔚蓝色的大海和乳白的沙滩,加之露骨的山壁,叫我如何可以执意前行,而不做任何的停留,哪怕仅有几分钟的滞留?于是,只好再次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