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国、郡、州、县治所地—卫贤(下)

标签:
家乡地理浚县马金章 |
分类: 文化 |
名胜古迹
孟氏祠堂 在卫贤村东南角,占地约一亩。祠院门头挂“亚圣庙”横匾,院内翠柏成荫,庄严肃穆。祠堂三间,门头悬挂“圣绪儒宗”横匾,堂内供奉宗祖牌位,还供奉孟含霓与其二子孟楠、孟楷及三夫人的六幅画像。解放初期仍有香火延续,后渐衰,宗祠废。今仍有五幅画像存世。
恩荣坊
http://s9/mw690/001puYfnzy75w19fnXW58&690
恩荣坊现通高9.79米,面阔9.30米。石坊基层为须弥座式,由12块大石组成,前后及内侧面雕有仰莲及覆莲。四根立柱以八个抱鼓和八块抱柱板夹持。抱鼓及抱柱板上各雕有不同姿态的卧狮一只,其他部位雕塑人物故事,花鸟图案。四立柱上雕有持械武士、花卉、人物故事等。
http://s6/mw690/001puYfnzy75w1aLRrv05&690立柱之上有主楼一个,次楼四个,均为庑殿顶,并有脊饰。主楼脊上小石坊不存,两端剩下大吻一对。顶坡上雕有瓦垄、瓦当。主楼檐下为六个方形坐斗及方头状华拱。每个斗拱上有四个莲朵饰件。拱间为透雕各种动物的拱眼壁。正中立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坐斗下共有四道枋、三道板。第一道平板枋上雕“二龙戏珠”、“五魁献宝”及仰莲,枋下板上雕“龙章宠锡”四个大字和题记。第二道枋上雕“八仙庆寿”,枋下板上雕“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十四个字。第三道坊上雕“竹林七贤”图,之下为“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雕板。第四道枋,即最下一道枋为龙门枋,上雕鲤鱼跳龙门等雕像数组。正面正中一大型画面,共16人,中部为三骑士,前有仪仗,后有随从,耀武扬威,走向家门,家人开门探身张望,寓孟楠一门三进士(孟继,明浚县人,官至按察使;孟继之子孟含霓,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之子孟楠,累官山西布政使,曾榷芜湖北新关税,宽商爱众,人称良吏。)衣锦还乡之意。各组画面雕塑有不同季节的景物,以风、晴、雨、雪天气变化,反映人物一年四季之生活。人物、树木、房屋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四个次楼的结构与主楼基本相同,只是较为简单,檐下枋上雕有“三顾茅庐”、“文王访贤”等人物故事、动物花卉图案等。
恩荣坊原位于卫贤镇南大街,为加强保护,1997年迁于大伾山西侧百猴路中段。1963年6月20日,恩荣坊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坊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照影台遗址
卫贤西北窑址
卫贤东北窑址
狐仙洞
历史名人
隋末唐初的著名文学家谢偃
谢偃,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卫贤)人,著名文学家。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本姓直勒氏,祖孝政,为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
谢偃仕隋为散从正员郎。唐贞观初,应昭对策及第,任高陵主簿。贞观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驾兴东都,谷、洛泛溢洛阳宫,昭求直谏之士。谢偃上书极言得失,深受太宗赏识,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拜魏王府功曹。谢偃尝作《尘赋》、《影赋》甚工。太宗闻而召见,先为序一篇,言“区宇乂安,功德茂盛”,授偃做赋,偃奉昭撰成《
述圣赋》。帝悦,赐帛数十匹。时李百药工诗,而偃善赋,世称“李诗谢赋”。贞观十七年(643)出任湘潭令,卒于任上。
据新旧唐书等史籍记载,谢偃有文集十卷,《英公故事》四卷,皆佚。与萧德言等撰《括地志》五百五十卷,为唐代地理名著,后散佚,今存辑本数卷。《全唐文》第一百五十六卷收其文赋十二篇。《全唐诗》第三十八卷收其诗四首。《旧唐书·列传·文苑上》和《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其传。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卫贤镇)人,他在隋朝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中及第,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为官清正,弹劾不避权要的赫瀛
赫瀛,字登甫,生卒年月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擢御史,官至大理寺丞。赫瀛为官清正,弹劾不避权要。巡防所至,以风采闻。万历九年(1581),浚县县衙奉命清丈土地,当权者以增地冒功,全县虚增地9.7万亩,民众敢怒不敢言。赫瀛返乡闻得其事,亲与司农交涉,免除浚县虚粮,恢复田赋旧额,乡民称道。
http://s14/mw690/001puYfnzy75w1HMln77d&690明万历帝褒奖的孟家一门三进士
孟继,生卒年代不详,明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
孟含霓,孟继之子,明万年间进士。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
孟楠,孟含霓之子,字蘧林,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任青州知州,人称良吏。曾榷芜湖北新关税,宽商爱众。累官山西布政使。在延庆时,出奇计平贼,功甚伟。以病免官归里,年70余卒。
孟楠登进士第后,先任青州知州,后升至山西布政使。孟楠为官期间,朝廷命他挂帅前往延庆平叛。到了延庆后孟楠出奇制胜,未动一刀一枪即将叛乱平息,因此深得万历皇帝的赏识。又因孟继、孟含霓、孟楠祖孙三人身出名门,系“亚圣”孟子的后裔,更受万历皇帝器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万历皇帝为表彰孟家“一门三进士”,恩准孟楠在家乡浚县建造功名牌坊,即当年在卫贤街跨街而立的恩荣坊。孟楠墓在卫贤村东一里,墓前立3米高墓碑数通,甬道长百米,两边立有石马石羊,甬道前端立石牌坊。1958年被毁坏,今仅存荒冢。
传说故事
1.鲁班显灵
明朝时,一次王越招集了很多能工巧匠,经过精心设计,在卫贤集北门外修起了一座寺院。这寺院大殿的顶架是用七十二条檩扣合起来的,没有横梁,因为这样的结构很独特,没有梁,所以后人称它为“无梁寺。”
(撰文:马珂,摄影马金章、郭如民、黄留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