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淇河古渡口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上)

标签:
文化家乡地理浚县马金章 |
分类: 文化 |
后草店村位于浚县西南边界,北少偏东距卫贤镇政府驻地5公里,南200米为前草店村,西200米为淇河。村域临淇河长度约1800米。今村庄呈正方形,面积977亩,户数617户,人口2281人,主要姓氏有罗、申、张、王、赵、李、贾等约20姓。罗姓居多,约有400多口人,申姓、张姓各200多口人。赵姓有四赵。2013年6月,后草店村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淇河岸边的水美村庄
村居淇河之滨。后草店村地处淇河东岸,村域临淇河长度约1800米,是一个与淇河衔接较长的村庄。美丽的淇河吸引人类在其沿岸生活栖息。村西南约500米附近的前草店遗址,见证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选择后草店村附近的区域居住生活。淇河美景、淇河文化与村庄历史、传统民俗完美融合,河水清澈见底,村庄绿树成荫,成为淇河沿岸风水俱佳文化厚重的代表性传统村落。


淇河赵家渡口在村正西淇河内,在南纸坊渡口和交卸渡口之间。

据1990年版《浚县志》记载,后草店渡口为一中型渡口,渡船载重11吨,定员53人。后草店渡口为本村赵家所控,故俗称赵家渡口。

据前几年在此渡口的掌渡的赵树忠介绍:听前辈人说,赵家在此开渡口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世代以渡口为生。高祖父赵□□、曾祖父赵龙、祖父赵金奎、父亲赵池兰相继在此掌渡。自此渡向东可通往浚县、滑县,向西可通往京广交通动脉、淇县、卫辉等地,是附近区域的主要官道,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赵家渡口西岸建炮台,严控淇河两岸交通。因河岸抬高,今炮台被埋入地下。2008年左右,与后草店村相邻的南纸坊村西淇河上建桥,后草店村渡口停用。现在本村赵树宾家还遗存有过去渡口使用柏木船上的船帮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