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诗经·旄丘》地,龙岗第一村:凌湖(上)

标签:
家乡地理浚县马金章 |
分类: 文化 |
凌湖村位于浚县白寺乡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的火龙岗上,因村西岗岭连绵,东南有涧塘积水如湖,取“岭”与“湖”二字命名为岭湖,后经文人雅化为凌湖。村取湖名,曰凌湖村。
http://s1/mw690/001puYfngy6U8ZbeYGkd0&690《诗经·旄丘》地,龙岗第一村:凌湖(上)" TITLE="乡愁笔记
地处《诗经·旄丘》之地
凌湖村所处的火龙岗,是浚县西部的岗丘地带。据《浚县志》记载:火龙岗“南起白寺乡张寺庄,北至屯子乡裴庄、榆涧一代入汤阴县境,地跨白寺、钜桥、大赉店、屯子四个乡。南北长22.5公里,东西最宽处12公里,最窄处4.5公里,面积171.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5.74%。”
凌湖村所在的区域具有典型的火龙岗地貌特征。村西、村南沟壑纵横,水流成溪,积水成湖,从来没有干枯过。地面为砂礓土,大部分区域土层较薄。
令人陶醉的凌湖美景
凌湖湖水来自村西岗岭地带,水流从西南、西北两路顺涧沟而来在村南汇集形成宽阔涧塘。水大时村口石桥桥眼都流不完。除此之外,从西南方向、正北方向地下也向湖内渗水。现场看到湖旁两处古井的水位比湖面的水位还要高。20世纪50至70年代,沿涧塘自东向西分三级建坝,形成三级湖面。
http://s15/mw690/001puYfngy6U8ZfAedwae&690《诗经·旄丘》地,龙岗第一村:凌湖(上)" TITLE="乡愁笔记三湖以西湖为主湖,自石桥至湖东侧坝墙东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约120米。水域面积约3.6万平方米。凌湖水湖北靠古砦,西有石桥,湖水常年不干,而且清澈见底,湖面清水荡漾,鱼船往来穿梭,自古至今景色秀美,诱人陶醉。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石桥碑记》载:“树木畅茂,禽鸟飞鸣,游斯桥应有山梁悦性之感也。”今逢春节,村民仍有书写“凌云千层阳光照,湖水万丈瑞气生”楹联者。湖内常年有鱼、虾、乌龟等。据村民讲,过去湖内有很多乌龟,在水边趴的到处都是,有人在湖边捞出的乌龟曾装满编织袋。近年在湖内捞出较大的鱼有十四五斤之重。凌湖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成为凌湖村浇地抗旱的主要水源,村东部、南部大部分耕地主要依靠凌湖之水灌溉。
http://s9/mw690/001puYfngy6U8ZjhNKE18&690《诗经·旄丘》地,龙岗第一村:凌湖(上)" TITLE="乡愁笔记特色鲜明的凌湖村砦
凌湖村砦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于村关公庙内的《修砦碑记》,光绪十七年(1891)曾对砦墙进行大规模修缮。建国后部分砦墙被逐渐拆除。南砦墙因临沟壑水湖,南砦门东西两侧现仍残存砦墙300余米,东砦门以北遗存大量砦墙根基。据调查,凌湖村是目前浚县境内保存古砦遗迹最多的村庄。
村砦内外原有生活用水井十多眼,井壁用当地裂礓石砌筑,井台用青石砌筑。现村内仍存古井七八眼,常年有水,且水位高。最浅的从井口到水面仅有2米距离。不过古井已不做饮用水源,大部分供灌溉用。
http://s9/mw690/001puYfngy6U8ZAM6wg08&690《诗经·旄丘》地,龙岗第一村:凌湖(上)" TITLE="乡愁笔记
有关修砦的背景在村关公庙内所立清光绪十七年(1891)《修砦碑记》中作了详细叙述。(碑高1.6米宽1.25米厚0.22米。碑另一面为光绪十七年《重修石桥碑记》)。碑文介绍了清咸丰年间以来匪患猖獗,民不安宁的社会治安形势及光绪十七年本村修砦的有关情况。
(来自郭如民先生《火龙岗上的古砦村庄—凌湖村》文,李成虎先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