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品·典注》:王小妮·我感到了阳光

(2010-12-01 14:44:50)
标签:

直觉顿悟

艺术境界

诗风诗境

情愫之风

智灵禅心

分类: 解非品鉴--诗人档案馆藏


    我感到了阳光
   
我从长长的走廊
走下去……
 
——啊,迎面是刺眼的窗子
两边是反光的墙壁
阳光,我
我和阳光站在一起!
——啊,阳光原来是这样强烈
    暖得人凝住脚步,
    亮得人憋住了呼吸。
    全宇宙的阳光都在这里聚集。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存在
    只有我,靠着阳光
    站了十秒钟
十秒,有时会长于一个世纪的
    四分之一
 
终于,我冲下楼梯,推开门,
奔走在春天的阳光里……

 

[品鉴]

    王小妮在创作中的自我为中心,通过我的视觉、触觉、听觉,通过我的每一根神经末梢来感觉,体验外在世界在我的心灵屏幕上所谓下的印象,把握自己情感意向的流动变化。《我感到了阳光》一诗用神经质般的笔触表达了诗人那颗沉寂已久的心灵被强烈的光线所刺激时所产生的那种奇异的感觉:“啊,阳光原来是这样强烈/暖得人凝住了脚步,/亮得人憋住了呼吸。/全宇宙的阳光都在这里集聚,”诗人仿佛从寒冷而漫长的黑夜中走来,从阴沉幽深的地狱中走来,见到了阳光明媚的自由世界,感到了初春阳光的温暖与舒适。

    追求诗的内在结构,使诗获得尽可能大的凝缩度。争取获得诗的内容的最大容量,这是王小妮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因此,她决不仅仅凭奇幻的感觉,将那些一鳞半爪的印象凑合成诗,而是将这些感觉加以概括,综合,化成自己的血肉,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再让思想穿上感觉形式的外衣,物化为优美的诗篇。在让思想转换成形式(即主观事物客观化)的过程中,象征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诗人摆脱了传统的拟人比喻和细节象征手法的束缚,采用一种总体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
    这首诗在整体结构上,由拘谨到开放,由暗淡到光明,渐渐展开,层层递进,在诗的最后将读者导入一个陌生又新鲜,自由而又奔放的未来世界。因此,读她的诗,总给人一种细腻、恬淡而又透明的感觉。它深刻而不晦涩,乐观而不盲目,充满了春的生机,让人似乎感到已经摆脱了冬天的厚装的束缚,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随意地伸展着困乏已久的四肢,呼吸着清新、芳香的空气、幻想着自由、美好的明天。[吕周聚/文;解非/编辑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