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
——从义、章、笔、辞四法看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可谓是一种自由灵活、精粹亲切的文体,是作者知觉、思维、感觉综合思维的结果。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它从现实生活和描述的对象中提炼精锐的思想、诗意的情怀、艺术的想象。它即可气势磅礴又可低吟浅唱,即可如诗如画又可曲径通幽,即可情真意切又可精彩纷呈……
元代学者揭曼硕的《诗法正宗》里有这么一句话:“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得之则成,失之则否。”这句话给我的启迪是很大的,写作的技法不仅培养了我文学的鉴赏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我文学的写作水平,今天,我就从义、章、笔、辞四法谈散文的写作之技巧。
一、义法(立意技法):
古语说:“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运用都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的。
如何立好意呢?
我认为准确为立意之本,深刻的人生感悟、新颖独特的见解、简约大气的文风、格调高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劳动者像“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蜜蜂一样,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由蜜蜂上升到歌颂劳动者的勤劳伟大,激起读者对劳动者的由衷尊敬,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而散文的文题也常常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在散文的文本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散文注重追求意境,通过情、景、和想象空间的交融,实现虚实相生的形象体系,给人以美的享受。常言道:意象立意,意境立体。就好像我赏雪儿的文时,常常将我引进一个如冰雪般澄澈的古雅之境界,聆听她温润婉约的低诉就好像一曲古琴曲《高山流水》;赏一箪的文时,我仿佛仰首夜空痴情地注目星儿闪烁着的俏皮而又睿智的哲思、月儿沉静着的清冷而又孤寂的诗情,好像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赏汪建中的文时,有时把我带入一座烟雨中雅致小屋,一面饮茶,一面平淡而有深味的轻话短长;有时又犹如陶醉在华采纷呈、瞬息变幻的江河直流和狂流里,体悟“大浪淘沙”,耳畔诠释的是辛弃疾的“气吞万里如虎”。可见,好的文章首先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即所谓“画龙点睛”,也可使文章脱颖而出。
二、章法(布局谋篇):
一篇散文的谋篇和构思是因人而异的,各有独特的方法,而构思对一个作者而言是极重要的。构思是作者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者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能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的千思妙得源于深厚积累的底蕴在敏感触动下的大爆发,要从触发达到布局谋篇,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
三、笔法(表达方式):
文章表情达意、陈述观点、说明事物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以记叙、说明、议论为主的文章又分别构成了不同的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描写还可分为正面、侧面、人物、景物、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描写等等。
抒情也可分为议论性、描写性、叙述性抒情等等。当然,这些表达方式还要借助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设置悬念、正反对比、衬托渲染、铺垫照应、象征比喻等手法,使文章营造氛围来抒发感情已达到突出主体引人入胜的目的,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水到渠成,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地反映出深刻的大主题,好的散文作者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笔法融为一体出奇制胜,引导读者体味文章的意味和感悟文章的情感。
四、辞法(遣词造句):
散文笔调的魅力是作者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的体现。古语说的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像郑振择描述的:“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洁的夜月,翠绿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爱,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丽,明年乃至无数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丽。……”。
文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散文就是美文,文采是重要的要素。我想,文字有没有味道,不在于用什么文字,决定因素是人,是人的底蕴和内涵。达意为首位,准确,清晰,简洁好,流畅、生动、韵味足也好。如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
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和风度,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匀称凝重、流美大方、错落谐调的配置和构成。朴素和华丽也是这样,华丽和朴素笔墨并用,可达到尽意渲染如天边绚丽的晚霞,轻描淡写似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淌。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是精巧的艺术加工而不着斧凿的痕迹。可见,行文的潇洒、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的辞法的自如运用,一定可以让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的。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也是说散文写作的这些技法的,他更强调了在吸取他人文章精华时要灵活自由地显出工巧来,同时,也点明了一篇好散文的神妙之处就是一个“飞”字,对这个“飞”我个人认为除了以上的义、章、笔、辞四法的写作技巧之外,散文还要有思想的光辉。
散文家不仅是美文家更是思想家,深刻优美的散文都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思想越是崇高作品的艺术光辉就越强烈,越有艺术生命力。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不到五百字的散文,而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就闪烁着永不磨灭的思想光辉,传颂千古,后人把它奉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可见,能掌握散文写作的意蕴的作者,大多是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这样的人对春夏秋冬和山水花鸟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这样他的的文中才会是“我”中有“景”地达到了景与我合一的境界,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感悟浑然为一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