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音乐之旅——记第三十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二)
标签:
社区音乐教育民族音乐实践 |
分类: 音乐教育学 |
中国专场当日,首先由韩立萍副书记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与会的各位学者表示真挚的问候。她特别感谢了菲尔• 穆伦教授和唐纳德•德维托博士2011年赴北京,参加了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感谢他们为中国社区音乐教育提供的帮助和给予的关注。
随后, 我院师生并没有立即开始宣讲,而是在张援老师的带领下以一曲热情的《草原迎宾曲》为大家介绍了我们社区的团队,这也是会后被大家记住的“五朵金花”的首次亮相。以这样的形式开场是不多见了,它既活跃了会场气氛,也带动了与会者对于“中国日”更大的好奇心。
在大家意犹未尽之时,我们的正题缓缓进入。首先,张援老师和乔帆共同介绍了中国社区音乐教育的概况;接着,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司唯做了题为《一人领来万人和——景山公园的万人合唱》的发言;张晓文做了题为《夕阳无限好——中国老年人社区音乐教育概览》的发言;李莹以母亲音乐教育研究为主题进行发言;刘嵘老师代未能到会的傅聪和李鹏鸽做了《用音乐开启智障人士的智慧之门》的发言。每个发言之后,都有外国专家的积极提问,这使得我们也了解到世界在关注中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哪些问题,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我们参加社区会议的目的。
在此期间,中国代表团还现场表演了重唱《茉莉花》和《阳关三叠》。张援老师以社区工作坊的形式为与会代表教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使各国代表在歌声中感受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也使他们生动的体会到我们是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的。
最后,韩立萍书记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向菲尔•穆伦和唐纳德•德维托博士赠送了中国礼品。同时,作为2014年第31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主办方巴西代表团与中国代表团互赠了礼物。
此次社区音乐研讨中国专场活动,是中国音乐学院师生第一次以团队形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深入、全面地展示我院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为世界了解中国社区音乐打开了窗口,也为2012年10月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打了下良好的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