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音乐节 走近传统走进传统

标签:
传统音乐北京谢嘉幸民族狂欢杂谈 |
分类: 民族音乐学 |
上图为:“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闭幕现场
成功表达民族的意味
“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包括10场传统音乐系列展演、7场传统音乐高端论坛及4场传统音乐大师培训班。据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执行艺术总监谢嘉幸教授介绍,举办首届“北京传统音乐节”是为了深刻反思近百年来对传统的态度,但本届音乐节重点落在“北京”
在7场高端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就中国传统音乐命运的大问题,如“传统音乐如何面对当代全球化的挑战”、“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区域音乐文化建设”等展开讨论。一位来自云南歌舞剧团的歌手说:“我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音乐挺感兴趣,昨天和几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专家交流后,真是收获了不少。”
“北京传统音乐节”将与“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一样成为每年进行一次的集展示演出、学术交流、大师培训为一体的文化活动。2009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跨出了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原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赵宋光,花甲之年,拄着双拐,全程参加持续一周的音乐节。他说:“这个音乐节办得非常成功,将民族的意味表达得很好。”但是万事开头难,伍国栋提出了建议:“这次音乐节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校园里,参与面和影响面都很小,下回可以将音乐节推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我的歌儿传给谁?”——
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命运
在音乐节上,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说:“传统音乐得好好保护,要赶快抓,再不抓就要流失了。你看在场的人大都是老头老太,年轻人比较少。”一个古稀老人都看到的问题专家们又岂能熟视无睹?在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学者专家们在“传统音乐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伍国栋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保护传统音乐,当务之急最有实效、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教育。第二要重视法规法制,利用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行我们的思想。第三要抓高科技视频音乐,很多老艺术家留下来一些唱盘,可以找一些传承人,由他们流派中最优秀的弟子模仿老师来演,录下视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谢嘉幸教授认为目前保护传统文化需要“走近传统,走进传统”。而这正是举办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主旨所在。“这得依靠教育的力量,这次音乐节有100多大中小学老师在大师培训班培训和参加各大论坛。”
文章来源:人民网
莎莎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