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青年周刊
北京青年周刊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99
  • 关注人气:3,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成龙大哥”Duang“地开启了自黑,会让抗日神剧变成小可爱吗?

(2017-01-05 16:58:06)
标签:

杂谈

​当缺乏人道主义的“高大全”不再充当社会共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抗日神剧一次次引发吐槽的时候,抗日题材的电影俨然变成了一块烫手山芋。太正,观众感觉被教育,自然不接受,太假,观众感觉智商受到侮辱,更加不买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H3IcksL92ReGFfIpU0XBGhaAXlNzRCuKvrIQ1v2z6WKt3DTnqAyRa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在这种社会语境下,改编自上世纪50年代的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的《铁道飞虎》,显然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味,但巧妙地是,导演丁晟用解构、戏谑的手法,在一个根正苗红的抗战剧中,加入了许多荒诞漫画和喜剧的元素,减少了观众对于主旋律宣讲和编剧自我意淫带来的不适感。

不同于抗日神剧中”敌方脆皮,我方无敌“的不写实,也异于一些主旋律剧中一度渲染苦大仇深的桥段设定,《铁道飞虎》把敌我双方设置成智商掉线的非专业选手,剧情也尽量往轻松化发展。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GZK3huwz8dJhNicSf9XnAYYibpl39VlibRIarRvsWXaRhee5IuXibV2Pl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有趣地是,丁晟和成龙在圈内,都是铁铮铮的硬派代表,但却在一部解构正剧上一拍即合,一起磨出了一部全家欢的喜剧。

在丁晟的设计下,这次成龙大哥鲜有打戏,没有说教,不仅Duang的自嘲,还贡献一个个接地气的表情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L226sZ1Z4fwU0oMoYlibm5utn0LzRTZoWJN1QJwBqljG2CBx6FKQz6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JXlBuoFzZqbSMDcOsTA2WArC5mZibicfZgdPCCgVWD82730QMRXiaiaci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丁晟:这一次,干一票大的 

文丨 王诤

摄影丨李英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zcFA2lsMsx252yL6PgjHoqLl0bDakoRl6KsyfEsqh0XEqWb9Owt3u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自从2008 年以一部《硬汉》二次出道以来,八年间五部电影让导演丁晟成为圈子中一个现象级人物:眼下正在热映的《铁道飞虎》,他与成龙已经有过三次合作,让他成为“大哥”在内地合作次数最多的导演,两人的频频携手俨然是一副绝佳的CP 拍档;个人意志尤为显著的《硬汉》系列已然成为一个品牌,不仅帮助刘烨完成动作明星的二次转型,更收获大量“小镇青年”粉丝;就在很多人以为丁晟这个“轴人”镜头里只有喷薄而出的荷尔蒙时,他在去年推出的《解救吾先生》可谓近年来少有的罪案类型片佳作,叙事精巧、情节紧凑一举虏获不少影评人的“自来水”……

丁晟是怎么做到的?这位内秀的导演向来不善言辞,好在他也不假辞令,所以以下的采访没有那么多形而上的为什么,倒是有不少如何做的“方法论”。

眼下由丁晟导演的《铁道飞虎》,听名字便取自“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这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上影厂拍摄的黑白电影在中国内地有着广泛的认知,更因片中那首《微山湖上静悄悄》的广为传唱成为几代人的历史记忆。不要小觑一首歌的力量,龙应台女士此前在港大演讲遭遇全场大合唱《我的祖国》便可见一斑。乐以化人最是入心入脑,更容易激荡起群体情绪和感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06qERJnwbmic7mDbxjxTqX6482ibqFibiacgwVxSPeibfFqIHCTiaiarsyIJ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 《铁道游击队》首个电影版由上影厂拍摄于1956年,导演:赵明,主演:曹会渠、秦怡等。

“成龙看了《智取威虎山》后觉得徐克导演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翻拍。我们就把革命历史题材都扒拉出来,《红灯记》等等,看到《铁道游击队》我眼睛亮了。”2016 年12 月26 日, 电影公映两天后,丁晟把作品带到了自己母校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点映。之后,当着自己导演系的师弟师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言快语的他开场白便是拍摄缘起。

“我总想挑战自己。之前我拍了几部警匪片,《警察故事2013》、《解救吾先生》,然后听到了一些评价说我擅长拍摄小空间,擅长或喜欢拍摄紧张、悬疑的故事。我不认同的,很多人可能没有看到我的另一面,其实我是很乐观的,我很喜欢幽默感的。”丁晟接着说,那口气让人想到《铁道飞虎》的宣传语:这一次,干一票大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9br5qkJrHGSlduRpBBmZB4EWCw9gJ7jTmFoHUrV5Nby7W6CqicYKGI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铁道飞虎》的喜剧风格就像法国的《虎口脱险》。从剧作到剪辑,都达到了极致。130 分钟的影片,用了4700 多个镜头,每个镜头不超过1 秒6,这样的蒙太奇,在现在中国电影难得一见。”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许同均老师在观影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年轻观众不仅在各大票务平台的数据中给出好评,现场“专业”学生们也用不断的笑声与映后掌声表达了对师兄的支持。“最大的感受是特好笑,好特效”。现场也有不少是“二刷”的同学,“很多笑点再看依然好笑,特别是大哥很帅地跑酷上墙,之后才发现有梯子那一幕”。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EZBJ8dmPicTUy6AMsQhK4IYoOic2jwaYsMr70zmSLIHMaG1gxx2PEOo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编剧不能了解所有人的人生,需要激发你的合作者。梯子就是现场环境下,大哥突发奇想的,结果成了一场精彩的戏”,主创们在现场解释这部电影的喜剧观,系主任也认为“好的喜剧如果没有即兴发挥,那是不可想象的。”在老师的一再逼问下,丁晟又分享了一些拍摄现场的即兴创意,例如:“剧组有很多女孩子都争相想看王凯的手,我问怎么回事,她们就说这是一个梗。既然是梗干吗不放在电影里呢?于是我就给王凯的手安排一个特写,这双细嫩修长的手明显不是扛枪打仗的,但他在戏里的身份却是一名神枪手。其实让观众愉快就是我们要做的目的,这也是我的一个喜好。”

“上座率第一!观影人次第一!当日票房第一!”公映第三日,《铁道飞虎》便强势吹响全面逆袭的号角,从目前的票房堆高看,当可超越他与成龙合作的 《警察故事2013》 。据说导演下一部作品已经提上日程,《英雄本色4》将于2017 年2 月开拍。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wVbxgcrmqIQBE3icMqZFTWgDYHf6DXzy7kn6WVG699H0vQvZLBhxvL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RejI114BYIILhibq1HZVStZbIcHUjOCMM7fCKbRhTUpzjptvzNpMoib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4bexT7nuIawryJqB0MloA7X2guuh8oocw8PdexRY57ETBORjELYt1305Pgoa1AMw416JQWACt8WFIypKgvRyk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随着火车汽笛的“呜呜”声,一群搬运工化身“铁道飞虎队”,上演了一场笑料百出的扒火车“撕”鬼子大戏。改编自60 年前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的《铁道飞虎》由成龙大哥领衔,黄子韬、王凯、王大陆等几名“小鲜肉”的加盟也让片子平添了看点。关于影片的喜剧风格,导演丁晟表示,这早已不是喜剧和战争结合的第一次尝试,自己是在向法国经典喜剧《虎口脱险》致敬。

和成龙合作越发顺手

你刚才提到《智取威虎山》成功开辟了红色题材翻拍的一条路,但很显然以你的个性是不会依葫芦画瓢的,谈谈《铁道飞虎》创意阶段你的想法。

丁晟: 我肯定要走自己的路,红色经典翻拍这个事儿不新鲜,反说教之类的名词观众也听腻了,关键还是要看作品怎么样。我把这部电影定义为《铁道游击队》前传,设计这些飞虎们的形象时我想到了自己当年喜欢看《胜利大逃亡》《加里森敢死队》,他们不是正规军,也没有具体的主义或纲领,只有一腔朴素的爱国情感,而且每个人都有缺点。

铁道游击队毕竟是历史上曾经确有其事的抗日武装,现在到枣庄你还能看到他们事迹的纪念馆,大哥此次身份的设定为车站搬运工头儿,也是他们当年确有其事掩护自己的身份。这是一部大哥主演的电影,观众也可能想象他拍一部《百团大战》对吧?所以调子一定是喜剧风格的。至于什么抗战神剧,我从来不看,电影中的鬼子形象有戏谑的成分,但我不会把他们刻画成傻B,而是一群精干彪悍的侵略者,只有把这样的人干败了,才显出你的能耐。所以我也试验了很多场,一拨拨观众的笑点都是跟随情节发展的人之常情,我们不会卖弄低级和无聊。

很多人评价《铁道飞虎》的视觉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有漫画的感觉。

丁晟: 你说的没错,没拍的时候我就和摄影聊过这事,我们没事都喜欢看漫威电影,美国主旋律也可以漫画式呈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我这次加入了漫画风格,一方面是提醒观众,我们拍的认真,但是您进来别太较真。另一个这是部贺岁电影,全家欢是我们的目的,成龙大哥也不喜欢血腥的风格。

提到大哥,这已经是你第三次和他合作了,我们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成龙从来不是个惯于服从的人,他的声望也摆在那里,谈谈这次你们俩的合作有什么火花。

丁晟: 他已经60 多岁了,但在电影的创造力、灵感方面还是很充沛,没有吃老本,这也是我愿意跟他合作的原因。之前两部片子的成功也是我们彼此信任的基础。我可以非常坦率地跟你说,大哥连剧本都没看就来了,我一边拍一边告诉他剧本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他对我很信任。

具体到拍摄现场,有些戏是我们一起聊出来的,比如说偷炸药,我们需要从高处进入室内去偷,因为从地面偷不出去,到处都是日本兵。所以我和成龙大哥商讨了好几个晚上,又要折腾也要有喜感。我们差不多用了一个礼拜,最终做出来了。其中有些细节,其实是反物理的。比如绳子挂在房梁上,左右两端都挂着人,人被吊着,是不可能你上我下那样循环往复的,最多就是上下错位那么一番。但观众如果看进去就不会纠结这个事。然后日本兵会来几次,又会发生怎样的冲突。那场戏我们拍了几百个镜头,很难拍。但效果出来后很令人满意,你一看这就是成龙动作喜剧的风格,同时它也糅合进了整个电影的风格,我们间的合作是愈发顺手了。

我得提点挑战性的问题,大哥我们不苛求了,但里面很多演员包括房祖名、王大陆这口音实在与枣庄联系不到一起。

丁晟: 我比较崇尚用演员本人的声儿。《大兵小将》里,王力宏有台湾口音,不像个秦朝的将军,然后我就找了台湾特别优秀的配音演员来配,那人配过《黑客帝国》。但我就觉得配完的声音特别不贴脸,口型没问题,但就是让我觉得出戏,我这人轴,我觉得不好就又让王力宏模仿了那个配音,给他自己又配了一遍。再一个,我找的都是非常个性的演员,他们拥有各自死忠的粉丝群体,你让他一张嘴讲标准的山东话,那是不是更让人觉得出戏?然后我就只能给自己找理由了,比如王大陆,假设他是个福建兵,也能出这种口音嘛。重要的是他要和现场的演员们呼应着,才能出来正确的声音。我个人比较迷恋现场同期声。

这部电影竟然两个小时!恐怕也是你近年个人最长的一部作品。

丁晟: 这片子全长123 分钟,我的助手精确统计了一下,是4471 个镜头,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镜头是1.6 秒,但成片你看出来并不会让你有多晕,这说明剪接得比较合理。但这是我的极限了,我上个记录是《警察故事2013》3700 个镜头,但那个片子比这个短。现在我形成了习惯,就是能下剪子的时候从不犹豫,帮助观众理解故事,尽量让观众看到很多信息,现在短镜头的习惯已经养成了,现在我拍不成长镜头了。而且,通过剪接,可以调整观影节奏,让观众不觉得枯燥,这是我的审美习惯。

以上摘自《丁晟:这一次,干一票大的》

完整文章和更多精彩大片详见

2017年1月5日上市的《北京青年》周刊

文/ 王诤  编辑/ 酸酸酱  摄影 / 李英武  美编/ 林莽(实习)  责校/ 张翼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