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刚刚挥别了十一小长假,《湄公河行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两部影片的公映也进入了尾声。
与前者取材真实案件,反映我缉毒特警神兵天降的主旋律不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一部不折不扣,唯美、清新呆萌的都市言情片。
关于张一白导演为什么要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以下黑色字体为张一白自述)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实际上是三四年前,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个热门微博,叫睡前故事,我一直没看。后来听说那个微博作者火了,我也没看....
有一次我去上海,在一个饭局上,我旁边坐了一个哥们儿,老跟我劝酒,我已经很久不喝酒了,一气之下拍案而起,就跟他对着喝。
最后我们两个人都喝大了,特别聊的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知道这个人叫张嘉佳,出了一本书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卖得特别火。
第二天在飞机场我就买了一本,在飞机上,一口气就看完了。
等到张嘉佳再来北京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到版权的问题,他一声叹息说已经卖完了。我说我不用买你的,反正最后买了的人,第一个要请的肯定是我。
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他们就来找我,我说可以拍,他们说剧本张嘉佳正在写,我也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因为都是短篇故事。
又等了两个月,到当年年底的时候,我还在做《匆匆那年》的宣传,我看了剧本,觉得还挺喜欢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把我最喜欢的除了《摆渡人》之外的那几篇都放进来了。所以说这些其实都是机缘巧合,而不是我刻意去寻找的。
剧本有了,酒也喝了,接下来该定演员了....
(关于邓超)
邓超就是个戏痴,这次来见面就说“导演,这是我最后一部偶像剧了.....”
他演戏我觉得已经到一个境界了,而且这次戏里就三件衣服,把自己往落魄、邋遢里整。
(关于白百合)
女演员这次出点变故,之前定好的一个女演员,在开机前不到一个月说不来了,这给人的感觉有点儿像失恋.....
最后当白百何电话里答应,通知我愿意来演的时候,这盘棋突然一下就豁然开朗了。
白百何喜欢这个角色,我觉得一个演员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在乎自己戏份的多少是特别让人敬佩的。
(关于张天爱)
这部戏对于张天爱来讲,应该说是第一部戏,她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攻转为守,不光要本色出演,还要塑造角色,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邓超给了她表演上很大的帮助。而杜鹃的气场在那儿,站在那儿,就有那个感觉。
(关于岳云鹏)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会是岳云鹏,人太红,但是话说回来,一个能演“猪头”这个角色的能找谁呢?
在我看来,岳云鹏不是一个喜剧演员,我和他说你在这部戏里不是让观众开心,最后一定要做到让观众哭,而这部片子的一个亮点就是岳云鹏让观众哭了。
再来说一说杨洋的茅十八....
茅十八这个角色并非漫画式人物。首先,我觉得爱情这件事情对现在更年轻的一代来说,是纯粹的。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童话,就是浪漫的,但是浪漫的童话必然会遭遇现实的猝然一击,最后就会破灭。
这种破灭本身是一种美感,偏激的说,这种戛然而止,比他们俩最终被现实打磨成庸常的夫妻更好,至少他们把他们最美好的爱情在那一刻定格了。
这就是爱情中间最残酷的一面,诚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张嘉佳能让平常人的生活,因为情感飞起来....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谁都一样要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你做不了英雄。
只有爱情和情感能够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一股暖流,也只有在这件事情上,让你觉得你的生活其实不一样。
哪怕水龙头坏了,哪怕锅里的饭烧糊了,当你想到有一个人在惦记你或者你等待着有一个人来找你的时候,你才会觉得温暖。
不是老板给你涨工资了,你才觉得这是人生中的暖流。只有爱情是你自己的选择,爱一个人和被人爱,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点儿事。
而张嘉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让平常人的生活因为情感飞起来,在那一刻他是一个英雄。
对于茅十八来说,那个导航仪就能让他飞起来,让他每天无聊的生活有一种诗意。
张嘉佳的睡前故事,是长夜漫漫的安抚剂。
漂着人太多,不幸福的人太多。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西方盛行的睡前故事,会受到中国都市青年的喜爱。
像我,曾经有一种黄昏恐惧症,每当黄昏来临的时候,就有一种无所归依、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那个时候觉得一个人呆着心里就是空虚的。
张嘉佳的小说作为睡前故事,曾经抚慰了很多人的内心,帮助他们度过了寂寞的长夜。
普通人,只有在爱情的表达上才能超越平庸。
我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能给人以温暖。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善意的电影,这种善意是对小人物的,这一点我觉得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求婚的那个场景我都觉得挺庸俗的,但是确实打动了很多的观众,我们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都把求婚的那个场景排到了第一。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人,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搞婚礼,去求婚,甚至干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求婚。
因为普通人只有在爱情的表达上能让自己去超越庸常的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电影是给他们力量的。
张一白在拍《匆匆那年》的时候,也有一个小插曲....
《匆匆那年》是我很早以前看的一部小说。
我的阅读量特别大,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看书,要么就是去跑步,到9点多钟回来看书看到中午。如果天气不好就七点钟起来之后开始看书、听音乐,一直到中午。
好几年前有家公司找我拍《匆匆那年》,但是那个时候拍不了,因为中学生不能谈恋爱。
后来我见到九夜茴,就买了这部小说的电影拍摄权,但是那个时候也不能拍,所以每年我都会去问电影局,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
慢慢的这方面放开了,我才在那个时候开始拍,其实这个版权在我手里已经很多年了。
导演圈里的奇葩!
张一白大概是国内唯一一位,年过半百却依旧可以在青春爱情题材上虏获芳心的大叔级导演。
起手执导的便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
进入新世纪后,除了奉献过《好奇害死猫》这样的黑色话题电影,他更在《杜拉拉升职记》式完成了个人的职业转型,成为电影监制。
你可以说他“路子有点野”。心情好的时候,张导是不会计较的,但我们需要提一句他的教育背景。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正牌毕业生,大学期间,张一白便同孟京辉、蔡尚君、刁奕男、张杨结社“鸿鹄创作集团”。主义号称“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存在!”
挥斥方遒的意气可不是谁说有就有,说有就能实现的,但是张一白做到了!
E N D
文/王诤
摄影/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