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ift To My Country
From ZhouXun
http://www.bqweekly.com/d/file/shenghuo/2009-09-28/f82035b19d5b73c860550e550b842be7.jpg《风声》是我的献礼" TITLE="周迅 《风声》是我的献礼" />
编辑/郭婷 统筹/王江月 文/本刊首席记者
王江月(林晶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校/霍欣
摄影/梅远贵 服装编辑/衣然
助理/郝思远 化妆/邰凌轶(东田造型)
发型/SAM 执行/林晶
封面服装/皮质小黑裙 腰带from Chanel 黑色高跟鞋from Stella McCartney 珠宝from
Piaget(伯爵)高级定制珠宝
拍摄周迅封面的前一晚,她刚刚参加了华表奖颁奖礼,我们的拍摄是在第二天的上午。带着些许倦意的周迅敷着面膜走进摄影棚。长款的西装外套,衬着她娇小的身材。
虽然有些累,但周迅谈性很浓。的确,这一年她有许多作品值得谈,从电影《苏乞儿》到《风声》,再到《孔子》,不同风格的电影,个性迥异的角色,总有好角色眷顾周迅,她自己也连呼幸运,幸运的是与这些精彩的角色不期而遇。
周迅一直被称为是天分极高的演员,对此她不否认,但直言天分不是万能的,因为每个角色她都花了很多心思。就比如《风声》中的顾晓梦,就绝非仅靠天分能驾驭的。
“顾晓梦比李米更难捉摸”
顾晓梦在影片中只有两套服装,一套是军装,一套是旗袍——暗红色有碎花点缀的旗袍,内敛,还带有一点暧昧。仿佛预示着顾晓梦的“不稳定状态”。
顾晓梦,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员,美艳玲珑、洒脱娇纵。她为了将情报顺利传出去,付出了一切。她和张涵予扮演的吴志国“针锋相对”,和李冰冰扮演的李宁玉情同姐妹,却最终割舍了亲情友情。她时而机智过人,时而柔弱温顺。她究竟是什么来历?
顾晓梦会是《风声》中最具玄机的“老鬼”吗?谜底揭开前,我们先看看顾晓梦是如何出场的……
《风声》是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拍摄的。影片开始,顾晓梦在五彩霓虹和歌舞声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玩得很high!
这似乎跟印象中的“老鬼”——中共地下谍报人员的形象相距甚远。
导演高群书用“雕花藏刀”来形容顾晓梦。周迅这样看顾晓梦:“她是出生豪门的千金小姐,从外在看,她非常的华丽,性格也比较外向,懂得享受生活,跳舞喝酒,又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基本上是那个时代的时髦女青年。”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顾晓梦貌似周迅以往演过的任性、执拗的角色,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会发现她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导演高群书透露,周迅此番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古灵精怪”,变得“锋利”和“锐利”。用周迅自己的话说是“速度越来越快了!”
顾晓梦游走在几种计划之间,步步为营,这个角色,潜藏了许多周迅还没有爆发出来的特质。不仅有与王志文扮演的找鬼干将的斗志斗恿,也有与张涵予扮演的吴志国面临生死考验时的急中生智,还有与李冰冰扮演的李宁玉之间的人性抉择。
周迅坦言,顾晓梦之难,远远超过了李米。“因为李米是情绪型的,她的情绪都直接表现出来了,但顾晓梦没有,她更压抑,更复杂。”
这是一种心理的较量和煎熬。被怀疑成“老鬼”的五个人关系微妙,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相互怀疑,暗中较劲,面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毁,本能的生存欲望把人性的弱点一步步彰显出来。“在一个鸟都飞不出去的地方,如何把准确又关乎大局的情报传递出去,是‘老鬼’的责任,也是一个关乎民族存亡的巨大任务。于是坚守?妥协?背叛?或者突围?这成了五个人之间的最大问题。”
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周迅还震撼于让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没有人真正受过这样的刑罚,所以,那种疼、那种摧毁,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反应,只能靠想象。我曾问导演,‘我是疼到不能叫还是大叫或者是刑完以后再叫呢?’导演也拿不准,只得说,‘我也不确定,你自己想一想,或者你把你想的都试一遍,然后在成片中看哪一种最合适’。”
周迅在为《风声》配音时,发现导演选择了撕心裂肺痛彻人心的声音。
这次拍摄于周迅也是一种精神洗礼,“那些刑具的使用都直中每个人的个性‘软肋’,肉体的折磨是可以忍耐的,精神的摧残则是极具毁灭性的。所以,我觉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真是很伟大,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信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令人钦佩,《风声》是我受过的最惨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周迅看来,生死面前,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只有信仰的不同。电影中,顾晓梦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见招拆招的生死大戏,不仅要周旋在几个凶猛强悍的男人中间,既不能显得过于聪明,还不能藏得太表面化,几场关键的对决戏下来,顾晓梦已经做好了决定,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尤其面对酷刑时,周迅仿如重生,掏空一切,只有“顾晓梦”。周迅也是在戏中受刑最惨绝人寰的演员,相信观众看时,有可能也像顾晓梦一样哭不出来。让周迅欣慰的是戏中五个“老鬼”嫌疑人明争暗斗,戏外五个演员的合作氛围却很和谐、默契。“大家之间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拍起戏来每个人都很投入,戏外则尽量把气氛营造得比较轻松、舒适,吃完晚饭,大家偶尔会喝一点小酒,很自在。”周迅印象最深的是英达很会讲笑话,“这次接触下来,觉得他几乎无所不知”。
“《风声》是我的献礼”——是周迅对“风声”的诠释。在她眼里“风”和“声”要调动一个人所有的触觉才能感知得到。
而这也是她演绎顾晓梦努力去做到的。她说这一次她做了一回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要人命的风,就快要把我吹落……我挂在风里颤抖,走钢索的人,不害怕牺牲。
顾晓梦在影片中只有两套服装,一套是军装,一套是旗袍——暗红色有碎花点缀的旗袍,内敛,还带有一点暧昧。仿佛预示着顾晓梦的“情绪复杂多变的不稳定状态”。
这镶着金色衬里的旗袍,也是顾晓梦的玄机所在。
http://www.bqweekly.com/d/file/shenghuo/2009-09-28/fc3353a8a19fa69a909185721292b711.jpg《风声》是我的献礼" TITLE="周迅 《风声》是我的献礼" />
“角色来了,挡也挡不住”
不知道“拿奖拿到手软”是什么感觉,但是拿奖“拿到忘记”应该是一种境界。
有人说去年是周迅电影季。《女人不坏》、《画皮》、《李米的猜想》三部风格各异的影片,让周迅徜徉在不同情绪中。今年的周迅,续写着这种多彩的“季节”:先后拍摄了《苏乞儿》、《风声》和《孔子》三部大制作影片。
“又是极其忙碌的一年。”她不禁感慨道。“有时,好角色来了,挡也挡不住。而且角色演一个少一个。我觉得能够参演《孔子》,作为中国人来讲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孔子提倡的圣贤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而《苏乞儿》里面所讲的德行也是很值得推崇的。”
让周迅略显遗憾的是,虽然参演了《苏乞儿》这样武打题材的电影,但她的部分只涉及文戏。“当初听说袁和平袁八爷要导这个戏时,我以为自己要做‘打女’呢,还专门问过八爷,‘我能拍打戏吗?’八爷回答:‘以后可以,要给我时间!”也就因此,有的媒体写稿建议周迅,更适合以称绝的演技“演”进好莱坞,女打星没有成功案例的。
“苏乞儿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其实他是在弘扬‘德’,不管你经历过什么,‘德’都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的生活需要有精神信仰,有德行。”《孔子》行礼、《苏乞儿》扬德,这是周迅今年电影之外的一种收获。
在《孔子》中,周迅扮演的南子是孔子的红颜知己。她以美貌动于天下,是孔子思想的推崇者,“其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只是爱情。红颜知己可以是两个人的相互欣赏,与风花雪月无关。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孔子的思想,但南子却能猜中孔子的心思,两个人相敬如宾。她非常清楚地告诉她的丈夫应怎么做,极力推荐孔子,她知道他的思想是对的。其实她是很有逻辑思维的一个人,比较理性,识人才。《孔子》里的‘礼’不是束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周迅饰演的南子戏份不多,但与周润发的对手戏,让周迅收获不浅,“我跟他学到了很多,他的表演非常精准,我常常在一旁偷偷学习,他是在用行动教你怎么拍戏。他为人友善,在现场会对每一个人鞠躬和握手,非常朴素,很有孔子的风范”。
言谈间,周迅毫不掩饰对周润发的钦佩之情,“他是真的非常受人尊敬的前辈,比如我戴的蓝色珠链,有的时候掉在地上很容易碎了,而我跟他的那几场戏基本上都是跪在地上演的,他很细心,每次开拍前,他都会先把碎珠链扫一扫,因为碰到膝盖会很疼”。
而发哥也对周迅赞不绝口,在《孔子》杀青发布会上,发哥直言:“在片场一见到周迅就忍不住流泪,一见她演的南子我就晕,一看她,我的眼泪就来了。个子那么小,演戏那么好,怎么搞?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还是会流眼泪。”
因为演过的角色很精彩,周迅也囊括了很多重要的奖项,问她有“拿奖拿到手软”的感觉吗?她笑言,“不知道‘手软’是什么感觉,只知道每一个奖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所以很开心”。
在周迅看来,拿奖“拿到忘记”是一种境界。“有些时候应该视而不见,如果太重视的话,会骄傲自满。”
最难忘的奖项?周迅回答是年初凭借《李米的猜想》斩获亚洲电影大奖亚洲影后桂冠,这也使周迅成为囊括亚洲各重量级专业大奖的惟一一位大满贯演员。“一些喜欢电影的人做了一个认真的电影,如果还获奖了,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与银幕上那一个个丰满纠结的人物相比,生活中的周迅,是很随性的,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让她可以在表演的那一刻调动所有的细胞去刻画人物,“演戏是我喜欢干的事,因为可能生活中太随性了,所以在当下的那一刻就能集中精力”。
“出戏和入戏会很自如吗?”
“我也很难界定这个东西,我不知道界限在哪里,不知道什么算‘入’、什么算‘出’,其实我觉得也界定不了,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会留痕迹的总会留痕迹,跟你擦肩而过的也就擦肩而过了。”
所以,碰到诸如“还有什么特别想演的角色吗?”这样的问题,周迅通常会沉吟半晌。“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在问,我也从来不知道如何去回答,顺其自然吧,下一部戏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这种不可预料感,反而让我觉得很新鲜。比如《李米的猜想》、《风声》本都不在我的意料之中。”
周迅很喜欢这种寻找中不期而遇的感觉,就像她第一次看到《李米的猜想》时,就爱上了李米的“寻找”。
“又是极其忙碌的一年。”周迅不禁感慨道。“有时,好角色来了,挡也挡不住。我觉得能够参演《孔子》,作为中国人来讲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孔子提倡的圣贤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而《苏乞儿》里面所讲的德行也是很值得推崇的。”
http://www.bqweekly.com/d/file/shenghuo/2009-09-28/57b04c4223b7096fe7a01201e6706c42.jpg《风声》是我的献礼" TITLE="周迅 《风声》是我的献礼" />
信仰与风声同在
采访周迅时还没看过《风声》。以下这段文字写在看完电影的当天,杂志截稿前的几个小时。按理说已经知道谁是“老鬼”的我,看电影时难免少了几分悬念。但实际的结果,非也。这几分悬念多来自周迅。
周迅的出场,跟想象中差不多,歌舞升平中的顾晓梦顾盼传情、妩媚多姿,虽然在周迅以往的作品中我们领略过她这般风情,但每每都不禁感叹生活中爽直、有些男孩气的周迅,镜头前会如此的“女人”。周迅在以往的作品中没少穿过旗袍,身材娇小的她往往能把旗袍穿出自己的神韵,实在可圈可点。
如传闻中所言,电影前半时因为剧情尚在推进中,此时的周迅没有太大的爆发。随着情节的逐渐剥离,顾晓梦带给我们的悬念和意外也凸显出来。这个临界点,就是顾晓梦与李宁玉之间不再有了“秘密”,随着李宁玉忍忍而无奈的一句“我揭发你”,我看到了一个与之前判若两人的顾晓梦和爆发出无限能量的周迅,只是这种爆发不是直接的,而是潜藏的,但却直达心底、义无反顾。
由此了然,采访中周迅所说的“顾晓梦比李米更捉摸不定”。而周迅在《风声》中带给我们的惊喜正是这种捉摸不定。坦白说,《风声》中其他几位演员的表现都很精彩,也因此成就了这部电影的精彩,但相比之下,周迅的挑战性更强。因为,在大家心中,她早已被烙印上“是一个很会演戏的演员”,换言之,人们已习惯了她的“好”,所以当别人也都很好的情况下,她的表现一定要“好上加好”才能给自己加分,才能“跳”出来。
而这种“好上加好”,我从顾晓梦的几个细节中已捕捉到。比如她让李宁玉揭发她时含在眼里的泪光,这种泪光不是诀别而是透着一种坚定。还有面对黄晓明扮演的“抓鬼人”武田时坚忍上扬的嘴角,酷刑后的顾晓梦语气一如从前的“轻佻”,却从内而外透着一股不屑。不愧为“雕花藏刀”。这个外表极其“摩登”的顾晓梦,穿着那件缝着金色衬里的暗花旗袍,化蝶而去。
采访中,听周迅几次说拍这个电影的过程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这一刻,耳畔一直回响着这句话。影片的尾声,当李宁玉触摸着顾晓梦缝在她旗袍上的“心里话”时,心潮难平,泪水扑簌而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是顾晓梦情怀的写照。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顾晓梦留给我的印记。信仰与风声同在,这是顾晓梦对“信仰”的诠释。
“一边环保,一边学习”
“帮助别人,让别人开心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明朗起来,快乐其实就那么简单。”
工作的一张一弛,对周迅来说尤其重要。所以,《风声》结束之后,周迅准备给自己放个假,“我可能要休息一个月,一个演员的体力绝对是有限的”。
关于休息的方式,周迅没有计划,那么长时间来马不停蹄地工作,睡眠是首要的,周迅直呼,“先睡饱吧!先把自己睡得不想再睡了,然后再想别的。这两年来我一直没有完全睡饱过”。
这两年的忙碌,周迅除了一部接一部拍戏,也把戏外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宣传环保的公益事业中。这于她不是工作而是一种责任,“责任不光我有,大家都应该有。因为地球是大家的,它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这是必须要偿还的。如果还不补救,以后真的怕来不及,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
在生活中,周迅也是说到做到。“你知道这个事再不做的话,有一点过不去。‘说’其实就是为了让你去做这件事。因为地球对每个人来说是触手可及的。环保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作为环保意识的推广者,我也是一边推广,一边在受教育。以前,总觉得作为大家喜欢的演员,多拍出让观众喜欢看的作品,就是最开心的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逐渐了解了作为明星的责任感。我觉得人都是要被‘告诉’的,有些时候不是他们不做,而是还没有意识到。比如,我以前如果没看过戈尔的纪录片,就不会对环境危机有如此深刻的意识,被他‘告诉’了,才知道这个事。”
在参与环保的过程中,周迅也获得了一种内心的充实。“帮助别人,让别人开心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明朗起来,快乐其实就那么简单。”
成名十年,周迅笑言最大的变化是发现自己“老了”。“其他的好像还行,我自省能力还行。这十年认清了许多‘好’与‘不好’。我比较喜欢美好的东西,不好的风气尽量不去碰。”
但周迅觉得,这种成长并没有泯灭她骨子里的童真。她坦言一个人在任何阶段都要保有一种童真,它可以让人永远有一种年轻的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返朴归真其实是一种境界。有童真的女人,永远都是可爱的!”
周迅一直是那个敢爱敢恨、特立独行的演员和歌者。
镜头前,周迅与摄影师配合得很默契,不仅仅是身体语言,还有一种情绪的传达。这种情绪感染着现场的每个人。
这时,娇小的周迅迸发出无限的能量。这种能量注入到她带给我们的每一个角色中。
你知道这个事再不做的话,有一点过不去。“说”其实就是为了让你去做这件事。因为地球对每个人来说是触手可及的。环保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作为环保意识的推广者,我也是一边推广,一边在受教育。以前,总觉得作为大家喜欢的演员,多拍出让观众喜欢看的作品,就是最开心的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逐渐了解了作为明星的责任感。
姓名:周迅
个性标签:亚洲影后 环保女王
个人简介:
周迅是亚洲惟一的大满贯影后。她在1998年的第一部电影《苏州河》荣获巴黎国际电视节最佳女主角奖,并先后凭借《如果爱》、《夜宴》等佳作,摘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电影金紫荆奖、台湾金马奖等亚洲各大电影专业奖影后桂冠。
2009年3月,她更因成功塑造《李米的猜想》中的李米,一举摘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成为亚洲新影后。
2009年,周迅已成功演绎三部佳作:华谊年度巨献《风声》女主演,国庆档上映;袁和平导演,与周杰伦、赵文卓共同主演的《苏乞儿》;与周润发共同主演的史诗巨制《孔子》。《苏乞儿》和《孔子》将于春节档全球同步上映。2009年已有三部电影拍摄完成,不仅继续巩固其华语电影的绝对地位,更是不可多得的票房女王。
她不仅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更将身影遍及环保领域。
2008年4月21日,她被任命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首位亲善大使,2009年5月5日,被任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位绿色出行大使。她的绿色足迹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