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雯丽 精神出轨最可怕

(2007-11-01 14:33:41)
标签:

明星动态

蒋雯丽

精神出轨

金婚

明星妈妈

分类: 生活版封面秀

蒋雯丽 <wbr>精神出轨最可怕

 

The hardest midstream of life
“我们找一个能坐在外面喝咖啡的地方聊天吧,现在这个季节中午的阳光特别好!”电话的另一端蒋雯丽说。


于是,转天的中午我们坐在一家名为“为人民服务”的餐吧外,原木色的桌椅、咖啡、奶茶伴着温暖的阳光,与蒋雯丽聊天好不惬意。


“你看这条街道秋天的景色多美啊!”顺着蒋雯丽的目光,我看见街道两旁的树木已被裹上一层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无数亮点。落叶缤纷,聚在地上厚厚的一层,仿佛能体味到踩在上面松软的感觉。


一向低调的蒋雯丽最近异常忙碌,采访、拍照、网络聊天、座谈会……这一切都缘于她和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金婚》收视异常火爆。
这是拍摄这个戏的过程中,她始料不及的。《金婚》没有一个特别尖锐的矛盾冲突,说的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琐事……这些会打动现今有无数娱乐选择的观众吗?!他们当初的疑惑现在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生活中最朴素最平实的情感才是最具感染力的。


无独有偶,蒋雯丽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几部作品都跟家庭和婚姻有关。《牵手》涉及“第三者”,《中国式离婚》提出了“精神出轨”,《金婚》则是一个家庭的编年史。这些电视剧的主题都是现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映,自然就会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几部电视剧中,蒋雯丽也把自己还原为生活中最本真的面貌,不化妆不刻意修饰……正因如此,大家对她有种本能的亲近感,感觉她就是身边一个普通家庭的女性,上有老下有小还要面临婚姻的危机。


在拍这些戏的过程中,蒋雯丽做了母亲,过着实实在在的日子。她一直坚持自己带孩子,孩子刚满月,她就带着他进了剧组。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她可以一年不拍戏。她觉得人总在工作中会对生活没有激情。


最近,蒋雯丽越发觉得生活有滋有味,因为她收养了一个女儿,当六岁的儿子和三岁半的女儿争着让妈妈抱的时候,蒋雯丽对幸福有了最切实的体验。

 

我曾经看到一本书叫 夫妻   最亲密的敌人  ,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写的,通篇都在介绍夫妻必须要吵架,他认为吵架就是一种沟通方式,他办的心理诊所就是为了解决夫妻间存在的问题。


“精神出轨是最可怕的”
《金婚》里面你演的人物就叫文丽,是巧合吗?
不是,他们就是照着我来写的,我和郑晓龙曾经合作过《刮痧》,他多年以前就有拍这样一个戏的想法。他就像戏里的大宝一样,有三个姐姐,排行老四,他妈当时根本不想再要了,觉得肯定还是女孩。所以他妈生下他的时候,看都不看他,后来一看才知道是个男孩。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妈妈的枕头,一直睡在她的旁边。到现在,他们家一旦有什么事情都会叫他去解决,其实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次开车回家的路上,他开始思考他爸妈这一代人走过的路,那时候他爸妈刚过完金婚。于是,就想到要创作这样一个戏,当时他就觉得我适合来演妈妈这个角色,我觉得这个主题不错,大纲也写得挺生动,就答应了。大纲里妈妈的名字就叫文丽,编剧希望在写人物的时候有一个参照。他们说这个角色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但其实她跟我有许多差异,不仅仅是经历,个性也不同。


剧中的文丽经历了很多年龄段,从二十出头到白发苍苍,你觉得哪一个年龄段驾驭起来最有难度?
我觉得最难演的是老年,之前我演过几次老人,一次是在《郭沫若与安娜》中,我从十八九岁演到一百零二岁。那是十年前,我二十几岁时演的,好在主要的戏到五十多岁就差不多结束了,在一百零二岁的时候就只用了个片头。为了显老我就一直嘬着腮,都忘了怎么说话了。摄影师说,你那么嘬着我也跟着紧张,你演完了我的嘴巴才放松下来,所以我觉得自己演老还是挺困难的。《金婚》的老年戏又特别多,从五十到七十,需要把握好这个逐渐变老的过程。说实在的,演年轻的时候我倒不担心,因为我跟张国立在一起,如果别人说嫩,我比他还好一点(笑)。《金婚》中的老年戏是后期拍的,那时我和国立已经很默契了,所以演起来真的有点儿像老夫老妻的感觉,包括神态和说话的调,好多东西都不需要演了。


《金婚》的最后一场戏,就是孩子们为他们的父母庆祝金婚,据说拍完那场戏你流泪了,百感交集,是不是觉得仿佛跟这个人物一起经历了很多事,走了几十年?
这个戏从开机到杀青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其间没休息一天,每天起早贪黑,随身自带着喝的东西,在片场边化妆边吃饭,所以跟这个戏、跟剧组的每个人已经很有感情了。每次拍戏都是这个时候最难过,很多人不见得以后还能遇上,有些难舍难分。大家最后说两句的时候,我忍不住就哭了,有戏里的感慨,也有拍戏的感慨。


其实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很多坎坷,拍这个戏我最深的体会是人到中年是人生最难的一个阶段,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数不胜数。婚姻经过了这么多年,疲惫的感觉会涌上心头,还要面临对自己不再年轻的恐惧……熬过去了,就会像《金婚》的这个结果一样,老夫老妻相濡以沫,夕阳下两个人携着手,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


但是要达到这种“圆满”,其过程要经历很多艰辛。
对。而且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难,因为我们父母的那个时代比较单纯,而且那个时代有一个社会大环境的约束,除了个人的道德原则以外,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婚外恋是很严重的作风问题,很多人都不敢逾越。但是现在人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以后的这代人能像父母那样走到金婚的会更难。


《金婚》里面的两夫妻吵吵闹闹过了一辈子,很多人说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但是也有人表示更崇尚那种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夫妻模式。
有句话叫“不打不闹不到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确是很多人崇尚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我们在开《金婚》研讨会的时候,一个专家就提出一辈子都要举案齐眉会很累。我曾经看到一本书,书名叫《夫妻——最亲密的敌人》,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写的,通篇都在介绍夫妻必须要吵架,他认为吵架就是一种沟通方式,他办的心理诊所就是为了解决夫妻间存在的问题,去他那里的很多夫妻都是面临离婚危机的,他就教他们怎么吵架,要大声地当着很多人的面吵架。吵架的过程中,双方把很多积怨都释放出去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还跟我老公说了这本书。


他听了有什么看法?
他不太认同这种方式,他属于比较传统的人。但我觉得这种提法有一定的道理,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磕磕绊绊是必然的,毕竟之前他们的生活习惯、教育背景等都有一些差异,所以走到一起有太多的矛盾需要去克服和解决,不可能永远是一方忍让另一方。我妈妈说:“忍耐的一方通常都活不长。”其实,能忍耐的人未必就没有牢骚,而是把这些都压在心里,不能释放出去就会生病的。所以夫妻之间应该有一种理解,及时沟通最重要。


剧中张国立扮演的人物有一段精神出轨,很多人觉得精神出轨只属于道德范畴,因为它并未影响到家庭的完整。你怎么看待精神出轨这种现象?
昨天一个外国朋友到我家做客,跟我说她老公有个法国女朋友,她从他的短信中可以推断他们只是精神上的交往,没有实质的内容,她对他倾诉的都是一些心里话……我的朋友为此很痛苦,她说宁愿他们有肉体关系,因为男人有时需要一种生理性的满足,有过了也就结束了。但是她老公是用心的、动了真感情。这让她很恐惧,她非常妒忌,她认为自己的位置被取代了,问我该怎么办。


你怎么劝慰她的?
我也支不了什么招,我说如果她和她老公过不下去了,可以尝试着分开,但是如果她还想和他牵手走下去,而且他们已有了两个孩子,就应该去想想出现问题的原因,尽力去挽回这段婚姻。她对我说他们之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交流了……我说这也许就是症结所在,男人一定会去寻找交流的对象,他们更多的是向一些女性朋友倾诉,危机的信号由此就会产生。

 

“跟孩子在一起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剧中的大宝是家里惟一的男孩,所以父母、姐妹都对他呵护倍至。有一场戏是大宝因车祸离母亲而去,这对母亲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做了母亲的你演绎这场戏也会很痛吧?
是。这部戏里我的哭戏很多,但是那场戏我特意让角色不要哭,因为人一旦遇到这么大打击的时候,会处于一种很茫然的状态,必须有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我虽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我经历过爷爷奶奶、姥爷的去世,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去世时的场景。那时我快二十岁了,奶奶去世的那个晚上我都在她身旁,到最后她不行的时候要我去叫爸爸过来,我深更半夜地把我爸爸找来,当时我脑子里还想着要把奶奶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我已经意识到这可能是奶奶最后的话了。逐渐地,我越来越听不清奶奶说什么了,她凌晨的时候就走了,去世之后我还帮她擦身子、穿衣服,没有眼泪,也没有恐惧,一边擦一边说:“奶奶,我给你擦擦。”然后去给亲戚打电报,还去买了白布、黑纱……


想象不出20岁的你如此冷静……
是,那些人很同情我,都帮我去做了。做完这些事,我没有感到太难过就回到了家里,看见奶奶躺在小板床上,已经盖上了白布。这时,我才意识到奶奶已经走了,虽然之前已经知道她死了,但是心里一直没有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我觉得人遇到打击马上大哭是不准确的。演那场戏时,我的脚真的就站不住了,心疼的感觉让我一下就倒在了地上,张着嘴哭不出来,她太爱这个孩子了,人生最大的打击就是老年丧子。


剧中大宝的儿子是老两口一手带大的,但是后来儿媳妇觉得他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让他们带了。老两口为此特别不情愿也很想不通。现实生活中,你的孩子是自己带还是老人帮着带,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带,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对的。怀孕的时候我想生完孩子就交给我爸妈了,我还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等孩子出生后就不这么想了,估计到以后会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晚辈又不好指责老人,怕伤了他们的心。由此,我的观念完全转变了,我不会再觉得工作的事情对我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在一起。我的一个女朋友说我是她认识的妈妈里跟孩子在一起时间最多的,她问我会不会很累,我说我很快乐。如果不拍戏,我的许多事情都安排在白天或下午,这样孩子回家就会看到我,晚上的时间我一定要陪着他们,一直到他们上床,给他们讲讲故事,等他们睡着了,我再去做点自己的事情。周末的时间也尽量常带着他们去郊外或公园玩。


你觉得儿子哪方面的天赋比较突出?
他经常喜欢用我的照相机,他拍的东西特别有意思,跟我们成人的视角完全不一样。比如他拍一个杯子,他就只拍其中一个字,选择的多是局部,如果拍的是水,他就离得特别近,角度很特别,拍出的照片仿佛印象派的画。


他拍照的感觉完全是下意识的?
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我自己也喜欢看画展,很多大师的画最终都是回归到孩子的视角,因为孩子没有受过任何技法的训练,他们的想象力是成人无法匹及的。


儿子经常跟你去拍戏,他对剧组和你的工作有什么认识呢?会觉得妈妈是大明星吗?
如果他在现场看我拍戏,当导演说开始的时候,他就对周围人示意:嘘!不要说话!很自然地,他就知道该这么做。他三四岁的时候,我带他走路,他看路过的人没有认出我,就跟别人介绍说:“这是蒋雯丽。”跟推销产品似的(笑)!如果有人要跟我合影,我不想他也被拍进去,但他偏偏要挤进来,推都推不走,把我气死了(笑)。


现在他不会这么做了,有点害羞。我觉得他一下长大了,六岁了,我会经常跟他说,你是妈妈的“宽肩膀”。有时,坐在车里,我说宽肩膀给我靠一靠,他会把身体轻轻地移过来让我靠。如果我穿高跟鞋去爬山感觉累了,他就会拉着我说、:“妈妈,宽肩膀来了。”这个周末我们去爬长城,有人要跟我拍照片,我看他们拿手机拍就拒绝了,他转身走到我后面,说:“他们在后面拍你。妈妈我来保护你!”


很有男子汉的气概嘛!你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笑)。
对。我记得拍《孔雀》的时候,我带他一块去安阳,那时他才一岁多,有一天我喂他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很深情地看着我,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眼神里充满了爱,有点像情人、爱人的那种目光。


男孩通常比较喜欢跟父亲在一起玩,有些游戏是属于男人的。
对,他要是一两天没见到爸爸,就会给爸爸打电话问:“你在哪呢?干什么呢?”
据说男孩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更愿意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崇拜的情结会显现出来。但是,再大一些,还是会依赖母亲的。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我喂他吃饭,他突然很深情地看着我,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眼神里充满了爱,有点像情人、爱人的那种目光。儿子经常说他是妈妈的  宽肩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