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维明 香港或上海都感觉亲切

(2007-07-12 16:35:47)
高维明 <wbr>香港或上海都感觉亲切 


你如何定义“香港人”?
我想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1997年之前,作为一个“香港人”,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英国人,是没有国家概念的人。
1997年回归之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SARS、楼市危机之后,听到“50年不变”,看到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就感觉像妈妈来认亲了。香港人也变得有归属感了,是“中国香港人”了。
你觉得快乐吗?
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是快乐的。
未来十年有什么计划?
现在已经开始流行“国际人”、“地球村”了,固守地域概念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未来的发展是无地域的。中国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未来不管是去旅游还是去工作,我想把中国作为文化来学习。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会让他在中国读小学,在英国读中学,去美国读大学。我和我先生认为孩子将来根在中国,未来在世界。

 

初见高维明,在她供职的法国欧莱雅集团的办公室,软软的略带港味的普通话,一如我们之前对这些制造美丽的时尚女人的认识:柔柔弱弱的身影下藏着一颗刚强的心。香港,对她意味着什么呢?


高维明算是一个典型的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人,面对香港回归这样的社会话题,高维明以女性视角做了一个具象性阐释:“回归以前的内地和香港就像一对失散多年的母女,回归就是妈妈来认亲了,回归十年,也就是母女之间慢慢建立感情的十年。”


三年前,一部《无间道》让香港电影有了重生的希望,这部大制作之所以能够火,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大牌明星云集之外,更多的是它反映了以前香港人的一种普遍心态,身份的模糊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1997年之后,很多香港人都有两个护照,一个是香港特区护照,一个是英国海外公民护照。长期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模糊。高维明说,以前每次在机场出入海关填写出入境卡时,面对“国籍”一栏,不自觉地总是直接填写“香港”,这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心理写照,国家认同感不高,对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身份模糊,像无间道的感觉。


高维明是较早来到内地工作的香港人之一。1995年,她第一次来到上海,当时的她对内地的环境还是有诸多的不适应,不能忍受诸如去银行排长队和营业员的恶劣服务,“当时工作的低效率让我最无法适应”。高维明说。


1997年之后,随着内地和香港越来越深的经济融合,中国广阔的市场吸引了众多优秀香港人才来内地施展拳脚。2000年,高维明正式把自己的小家搬到了上海,并加盟欧莱雅(中国),从零开始运作欧莱雅旗下的植村秀品牌。“上海这座城市走的发展道路很像以前的香港,它们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而且,与1995年我第一次来上海相比,经济环境有了很大改变。”高维明说,“因为父母都在香港,所以大约两个月我会回香港一次,现在无论是香港还是上海,对我而言,都有亲切的感觉”。


“之所以选择来内地工作,我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中国这个大市场成功运作一个品牌出来。”高维明微笑着解释自己来内地的原因。这些年来,高维明一直朝最初来内地之前为自己设定的理想努力。众所周知,化妆品行业是制造美丽的职业,从业者往往在人前是光彩照人,却把疲倦的面容留给自己。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从业者不能长期坚守自己的理想。高维明坚持了下来,而且实现了自己在中国成功运作一个品牌的梦想。


  文/本刊记者 史丽  摄影/本刊记者 魏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