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炒股要看八卦新闻?

标签:
股票高管上市公司婚变股权 |
为什么炒股要看八卦新闻?
股市的火爆让这个冬天不太冷。不知不觉间,年初还在为2000点能否守住而揪心的人们陷入了另一个困惑:近乎一天一纪录的上涨还能持续多久?在过去两周时间里,上证综指10个交易日上涨450点,涨幅高达18%,深证成指涨幅24%。虽然对于“牛市”没有严格指标定义,但是如此涨幅俨然已经在这段时间内构成了牛市行情。
但是在牛市行情中,赚钱不易的小散户们也不得不警惕一些基本面看不到的股票风险——那就是上市公司高管们的后院起火。多关注八卦新闻,及时了解公司高管,特别是财经明星的八卦绯闻,及时为自己的投资做出判断。
上市公司高管离婚波及股价
事实上,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离婚风波此起彼伏,被牵涉进来的上市公司包括万科A、三一重工、远光软件、蓝色光标、沃华医药、硅宝科技等。
据统计,2011年以来资本市场至少出现了12起高管离婚案例。根据已有的一些事实,上市公司高管婚变消息曝光的直接影响会体现在公司股价上。2010年4月沃华医药董事长赵炳贤离婚纠纷爆发时,该股股价为20多元,7月5日低至12.43元,年底在13~14元。2011年11月30日,硅宝科技公告称,公司总经理王有治与其前妻杨丽玫达成离婚协议,按股权分割日股价计算,王有治付出的1.43亿元的离婚代价相对昂贵。公告当天,公司股价微涨1.61%,但随后一路下跌至12月28日创出6.73元的低价后才有所反弹。
上市公司高管是离婚高风险人群
有关财经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自然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年龄段集中于35岁~50岁,属于离婚高发年龄段。上市公司高管步入离婚高发期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创一代”而言。而“创一代”又区分为“传统”型(如机械、服装类)和“现代型”(如网络、信息类)。“传统”型客户的年龄偏大,一般在40岁以上;“现代”型客户的年龄偏年轻,一般在30岁~40岁之间。
其中,家族控股的超过三分之一,很容易出现婚变危机。根据一位专业打离婚官司的律师介绍,他所办理的案件以及了解的统计信息看,最容易出现婚变的年龄段在35岁~45岁之间。婚变年龄易发生在此阶段是很正常的。他解释,大部分人经历了一定时间努力沉淀之后,才会有一定价值股权的积累,
虽然没有完整的统计,但算上被媒体报道以及未报到但可能私下解决的案件,涉及上市公司的离婚案件每年都应该有上百件。
上市公司夫妻店现象严重
报告称,截至2012年7月15日,共有2422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28家为国有公司,1394家为民营公司。通过统计,福布斯中文版又将民营公司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共有684家为民营上市公司为家族企业。其中持股或管理者为夫妻关系的有314家,比例高达45.9%;存在兄弟关系的则有228家,占比达1/3。
夫妻店等家族式企业在股权治理结构方面不完善,没有对股权分配事先做出约定,这部分风险确实存在,并且越来越明显。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其中尤其是夫妻股东持股比例接近的,风险更大一些。如果两人同心同德,将会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倘若两人势同水火,就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稀释股权,进而影响公司决策、绩效和市值表现。”
现行法律对于高管婚姻变动信息披露缺失
坊间的看客除了以八卦心态,咂摸谁能成为最贵分手方外,也会担心离婚案落到自己所买的那只股票上。
我国现行法律只对上市公司高管在婚姻关系变动导致股权变更后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对公司高管婚变发生后股权未发生变更的情况没有进行规定。而法律界人士认为,“夫妻”属于法律上的关联人,如果共同创业都拥有股权,一旦出现双方离婚的情况,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公示。
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下,上市公司高管或者是大股东离婚是不愿意对外公开的。离婚本属隐私,而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透明和公开有所冲突,对于公司高管、实际控制人而言,是否需要随时报告自己的婚姻状况一直以来都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