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e Forbidden Kingdom《功夫之王》

(2008-04-28 11:04:55)
分类: 我为电影狂

The <wbr>Forbidden <wbr>Kingdom《功夫之王》

    上周五下班后挤时间去华星看了期待已久的《功夫之王》,除了几场打戏还比较精彩之外,感觉其它就没什么新意了,又是一部只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影。

    三个月前第一次看《功夫之王》预告片的时候还是极其兴奋的,倒不是因为演员阵容,仅仅是出于对“袁和平监制”的信任,之前“Matrix”、《功夫》和《霍元甲》中的武打场面是惊人地精彩,加上是李连杰、成龙来演绎,又是全线好莱坞制作,结果肯定不一般。

    电影刚开始的片头很另类很吸引人,武打戏也非常流畅,主要人物化妆很有特点,尤其是李连杰、成龙的化妆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另外还发现原来李冰冰和刘亦菲还是挺漂亮的。

    往往谈缺点比谈优点容易得多,接下来说几个不满意的地方。

    1.配音

    电影的配音极其生硬。“The Forbidden Kingdom”是一部纯美国片,从台词到剧本,从导演到特效都是清一色的好莱坞制造,只不过动用了华语文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演员和制片人,所以电影的制作者特意给其中中国人扮演的角色配上了中文,而美国人角色依旧是原声,这样一来就有弄巧成拙之嫌,男主角时而说英文时而说中文,嘴形却是一样的,充当救世主的男主角本来说话就很傻,加上奇怪的中文音调就是傻上加傻了。

    我想这样一部纯英语对白的电影,如果不加配音直接投入中国市场肯定很省事,给观众的感觉也会更直接。可是偏偏挑了一部分角色配上中文,显然只是想增加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抹掉一点异国的格格不入,目的是想保证大陆票房收入。

    2.中文片名

    电影的中文名定为《功夫之王》显然又是出于宣传的考虑。英语名“禁忌的王国”(或“禁忌之城”、“禁忌领域”)自然更加符合电影情节,如果出一道高考题,说最能概括这部电影中心思想的片名是什么,考生答案是《功夫之王》,我想结果肯定得不到分。之所以中文名这么定,显然是认为李连杰、成龙的功夫以及袁和平的武术指导是超越电影内容的,这个名字更能激起中国观众的兴趣,宣传效应更有利于票房收入。

    3.故事情节

    故事很老套,正义战胜邪恶的电影我们看得多了,可是没看过来得这么容易,这么巧合的。比如电影最后男主角拿着金箍棒在无数敌人的重围下上山,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观众都想到了主角必定不会死,必定有救兵到来,可是没想到救兵来得如此之巧——李连杰和刘亦菲怎么上山上得这么快?山下的敌兵都被杀光了吗?而且迅速地完成这一切还是在抬了一个伤员的情况下。

    电影对过流沙河的描述也显得过于轻松,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成龙求雨不得的时候,李连杰跑两步一转身就发现了绿洲和高耸入云的山峰,神仙能求雨,难道感觉不出来水就在附近?

    还有男主角在进入神秘世界从床上醒来时,电影很明显地出现了一个他伸手拿美元的多余镜头,后来在餐馆付酒钱的时候每个观众都知道了他将要付美元,这个包袱抖不出来了。如果我当导演,我宁愿拍一个男主角翻遍全身找不到酒钱然后终于找到一张美元拿出来付的镜头,这样的表达效果也许更好。

    4.其它

    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电影中的反派角色是不是有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邪恶的”。比如在周星驰的《功夫》中,周星驰的一句台词是:“你看到胸前两把斧头了吗?我们是斧头帮哪!坏人哪!”这样坦诚的表白在喜剧色彩的电影中当然很有效果,可是如果是写实一点的电影呢?坏人是应该知道自己是坏人还是应该认为自己也是“正义”的?不同的题材当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可是对于“The Forbidden Kingdom”这部电影,神界中的两个反派角色显然是地位崇高,权利强大的,他们妄想长生不老甚至一统天下,那么在这种观念下其中之一还会自称“白发魔女”吗?值得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