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暑假课多,每周必买的杂志和报纸在书桌上越积越多,为了避免在未来的某一天“书山”倒塌成“书海”,趁着今天课比较少,我看完了两期《南方人物周刊》,其中一期的“生活”版刊登了一则有趣的消息,引起我的思考颇多,现把原文节选摘录如下:
祸福头盔
关于汽车安全带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安全带降低了遭遇事故者受伤害的程度,尤其是降低了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但由于司机过分信赖安全带而掉以轻心,实际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总数。
和这个例子相似,骑自行车出行是不是该戴上头盔,也是个有激烈争议的话题。有证据表明,骑车人戴上头盔后,本人和汽车司机都更容易放松警惕。但还有一个有力的理由支持戴头盔,1996年到2005年,十年间纽约街道上的225起骑自行车者死亡的交通事故里有97%的人没有戴头盔。
这里的最后一句话我用粗体字表示出来,我看完后马上表示不同意。按照常理看来这句话没什么错误,其实蕴含了太多的想当然,以上例举的数据绝对不是一个“有力的理由”,恰恰相反,97%这个数据本身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就像我在以前的一篇和星座、命理相关的文章里所论述的一样,因为我们的惯性思维过多地关注一些过于突出的个性,往往忽略了较为普遍的普通个体。前几天和一位同事聊天,她惊叹于她后来发现她的男朋友是她现在一个同事在国外留学时期的大学同学,在我看来这件事多么的稀松平常,只要我们想想除了这个特例以外,我们认识那么那么多的人有多少人互相之间不是同学?和这个庞大的数字相比这么一对“很巧”的同学真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概率事件。
在戴头盔这个例子中,我们只关心发生了事故并且死亡的个体中是否戴头盔人的比例,并没有注意到或者统计出来整个骑自行车出行的人中戴头盔的人的个数,造成97%这样一个高比例的原因绝对有可能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人(比如97%的人)出门不戴头盔,发生事故后当然会是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戴头盔。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当时所有的人出行都不戴头盔,那么这个数字就是100%,岂不是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反过来再假设一种情况,如果大部分的人都戴头盔骑车出门,最后发生事故死亡人数统计出来有可能是70%的人戴了头盔,30%的人没戴头盔,加上这个悖论被报道出来,那是不是说我们以后骑车出门都别戴头盔了?
其实关于这个事例按常理来看每个人出门是应该戴头盔的,既然有个悖论被心理学家提了出来,我们要重点考虑的不是从已死亡的人中统计戴头盔的个数,而是戴上头盔后增加的事故概率和发生事故后戴上头盔比没戴头盔减少的损伤概率孰大孰小。这是一个初等数学的问题,如果把一些相关情况用统计的数字表示出来,结论是不难得出的。
当然,前提必须是我们所有人都认为骑车出行不出事故是最好的,而不是在出事故的情况下不死亡是最好的。另外,这个问题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我们是愿意不戴头盔打定一旦出事故就死亡的决心从而减少出事故的概率还是愿意戴上头盔增加出轻伤的概率但是保证万一出现重大事故时不至于死亡?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