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四见,心开路就开
(2009-11-26 22:02:17)
标签:
一水四见明心见性心开路就开分担苦恼杂谈 |
分类: 有趣故事 |
一望子成龙的父亲,平日对子女管教严格,平时公事比较忙,天天早早出门,这一天,刚好有空,他一早就在餐桌前等着三个孩子一起用餐。
老大先含笑下楼来了,父亲挥手要他坐在左手边,关心地问他:“昨晚睡的还好吧?”
老大说:“很好呀,我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到天堂去玩。”
父亲笑着问他:“那你对天堂的感觉如何呢?”
老大说:“很好很好呀,就像我们家一样。”父亲听了笑得何不栊嘴。
接着老二也下来了,父亲要他坐在右手边,一样问他:“昨晚睡得好吗?”
老二说:“好极了,我梦见到了天堂哩!”
父亲笑着问他:“那你对天堂有什么感觉?”
老二说:“非常非常好,就像我们家一样。”父亲笑得更灿烂了。
老三被他母亲硬从被窝里挖了出来,心不甘情不愿地也下楼来了。脸上罩着些许寒霜的父亲要他坐在正对面,冷冷地问他:“还是爱赖床,昨晚睡得不好吗?”
老三噘着嘴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到了地狱。”
父亲听了不禁冷笑道:“那地狱长相如何呀?”
老三眨眨眼说:“糟透遭透了,就像我们家一样.....”
佛家说:“一水四见。”水对人们来说,是水;对鱼儿来说,是它们的房子;对鬼道众生来说,是烈火;对天神来说则是晶莹剔透的水晶。
三个孩子生长的环境与条件完全相同,但对家里的感觉天差地别,这正应了“一水四见”的道理。虽然同样的家庭,不同的感应,就有不同的观照。老大老二的心怀是敞开的、宽谅的,所以觉得家里像天堂,老三的心则完全卡死了,所以觉得家里像地狱。
思考就是因,行为、言语就是果了,知道因与果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找到“情绪的源头”,进而“转化情绪”。
当两个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其实只是个人想法、角度、价值观不同的缘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就此不体谅对方、不接受对方,就会抗拒对方,一有抗拒就有冲突、一有冲突就有痛苦,环环相扣,难以超脱。
倘若能够透过智慧的观照,重新转化情绪与思维,将它转到正向的一面,就能够看见明白,明心见性。心是一条路,谓心路,心开,路就开,心卡死,路就卡死。
老大先含笑下楼来了,父亲挥手要他坐在左手边,关心地问他:“昨晚睡的还好吧?”
老大说:“很好呀,我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到天堂去玩。”
父亲笑着问他:“那你对天堂的感觉如何呢?”
老大说:“很好很好呀,就像我们家一样。”父亲听了笑得何不栊嘴。
接着老二也下来了,父亲要他坐在右手边,一样问他:“昨晚睡得好吗?”
老二说:“好极了,我梦见到了天堂哩!”
父亲笑着问他:“那你对天堂有什么感觉?”
老二说:“非常非常好,就像我们家一样。”父亲笑得更灿烂了。
老三被他母亲硬从被窝里挖了出来,心不甘情不愿地也下楼来了。脸上罩着些许寒霜的父亲要他坐在正对面,冷冷地问他:“还是爱赖床,昨晚睡得不好吗?”
老三噘着嘴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到了地狱。”
父亲听了不禁冷笑道:“那地狱长相如何呀?”
老三眨眨眼说:“糟透遭透了,就像我们家一样.....”
佛家说:“一水四见。”水对人们来说,是水;对鱼儿来说,是它们的房子;对鬼道众生来说,是烈火;对天神来说则是晶莹剔透的水晶。
三个孩子生长的环境与条件完全相同,但对家里的感觉天差地别,这正应了“一水四见”的道理。虽然同样的家庭,不同的感应,就有不同的观照。老大老二的心怀是敞开的、宽谅的,所以觉得家里像天堂,老三的心则完全卡死了,所以觉得家里像地狱。
思考就是因,行为、言语就是果了,知道因与果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找到“情绪的源头”,进而“转化情绪”。
当两个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其实只是个人想法、角度、价值观不同的缘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就此不体谅对方、不接受对方,就会抗拒对方,一有抗拒就有冲突、一有冲突就有痛苦,环环相扣,难以超脱。
倘若能够透过智慧的观照,重新转化情绪与思维,将它转到正向的一面,就能够看见明白,明心见性。心是一条路,谓心路,心开,路就开,心卡死,路就卡死。
不迷恋过去,也不奢望未来,坦坦荡荡,何以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