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棕榈雪》(诗词集·试印版)付梓

(2021-05-09 09:00:28)
标签:

《棕榈雪》

《冰雪吟评注

《春梦集》

付梓

结集

分类: 诗词

棕榈雪》(诗词集·试印版付梓

 

作者简介

刘永生,字玄洪,笔名龙江号吟梦斋主人网名

冰雪吟梦。1958年8月生。供职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市司法局,县处级干部,一级警督。现已退休居广

东省佛山市,任佛山市多家协会、学会高级顾问。中华

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齐齐哈尔

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暨鹤城诗社常务

副社长兼秘书长,协会发起人和筹委会成员之一。著有

作品集《春梦集》、诗词集《冰雪吟》《冰雪吟评注》。

  《棕榈雪》(诗词集·试印版)付梓



 

1998年心血来潮出版了第一本诗词集《冰雪吟》之后,我在2005年又出版了一本作品集《春梦集》,就是把早些年写的一些散文、随笔、诗歌、剧本之类的遴选结集,辅以诗词若干,是个典型的大杂烩,我形容它是一道东北大菜:糊涂乱炖。随着诗词作品的增多,觉得《冰雪吟》分量不够,就于2006年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选了700多首诗词,又是注释、又是自评的,洋洋洒洒地搞出了30多万字来。舍不得《冰雪吟》这个书名,索性就叫《冰雪吟评注》了。出版后,虽也被誉为家乡文坛上的“一件盛事”,但随后读者们的见仁见智,整得我挺不舒服。现在回过头来看,“评注”确有喧宾夺主之嫌,冲淡了诗词的美感。好友刘喜录就直言不讳:“自评比诗词好!”

 

这不啻当头一棒。要知道,喜录可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当年与赵宪臣、崔春雷并称鹤城文坛“三剑客”。他的评价,虽是一家之言,也基本上定了调子了。诗词集不突出诗词本身,还要靠自评来加以补充,这本身就体现了自己诗词功力的不足。虽然后来赵宪臣专门为我写了一篇书评《诗词组构的人生》,并在《鹤城晚报》上发表了,也没能让我轻松起来,汗颜至今。

 

来佛山定居以后,女儿就鼓励我再出一本集子,我也于2014年整理出了同样的700多首诗词,只加注释,不再自评。取以《棕榈雪》,名字本身就有点儿荒诞不经。棕榈虽在秦岭以南地区广有分布,但像佛山这样终年见不到一片雪花的亚热带南方城市,谁见过雪压棕榈的场景?但是在我眼中,这满城无处不在的棕榈的阔叶上,仿佛永远都积满了厚厚的雪层,那是我心灵深处的雪,是我故乡的雪,是伴随着我走过了大半个人生的雪,深植骨髓,入梦即来。棕榈雪,是岁月的沉淀,是人生的积累,是我六十多年生涯里第一次完美的两极组合,我要让已经被南国氛围逐渐同化了的晚年生活,永远沾着些许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什么?冰雪!我怀念风雪交加的夜晚,顶风冒雪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怀念疯狂的雪粒抽打在脸上隐隐的、惬意的疼痛;我怀念满城皆白的雪后的宁谧;我怀念在结着厚厚的、晶莹的冰面的马路上趔趄的脚步;我怀念走在雪泞初融路上的温馨;我怀念在没膝深的新雪里的跋涉前行……

 

所以,《棕榈雪》。在那遥远的北国,有我的根,绵延到此,扯不断,理还乱。

 

初稿整理完毕后就搁置了,一拖再拖,拖到现在。大约还是再出书的意愿不再那么强烈了吧。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关于声韵的问题让我纠结。汉语音韵学,研究汉语各个时期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古代诗人所严格遵守的韵书《平水韵》106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一东”、“二冬”,就分属两个韵部,不能出韵、错用。语音虽然常变,但是韵书作为用韵标准却不曾因此,当我们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来读古诗词时就会发现很多著名的诗词并不押韵,这就是古今音变的问题了。如(全部是《韵书》范畴之内):“儿”江南吴越一带方言口音中,是读“泥”的,“斜”是念“霞”音的等。同样,在平仄方面,古音有入声字,属仄声范畴,除了粤语尚保留着仄声外,普通话中的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诗词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如:“一”、“接”、“别”“咽”、“节”、“绝”都是入声归为仄声,而今天全都读作了平声我也曾想过纯用现代普通话作诗填词,尝试过,不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懂得“平水韵”,就不能很好地欣赏中华古典诗词之美,更难以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丢掉传统,不讲基本格律,中华诗词就不成其为中华诗词了。所谓的“知古倡今”,说说而已。诗词的魅力就在于此。

 

扯远了。直到前不久的某一天,我惊讶地发现,我已经有新作的近2000首作品可以筛选时,才猛然意识到,我应该把它们结集。这是一种责任,为自己,也为了儿孙们,绝不能让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兼具日志功能的诗词作品湮没、散佚。它们记载了我15年来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抛开思想性、艺术性不论,走向成熟的脚步,尽管深一脚浅一脚的,总是伴随着我走到了今天。那就当作日记来整理好了,更何况与绝大多数同龄人比起来,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创作上,我也不遑多让。

 

诗词作品一如既往地采用了编年体。也想过分类,但体量上相差太大,不均衡。如游山玩水的占了很大比例,而描写社会生活及个人思想感情方面的却少得可怜,不成比例,而且也有违我的初衷,就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了。也好,日记功能嘛。我这个人,是时时检点自己的人生的,所谓“正衣冠”是也。

 

本书收录诗词作品共计1475首,15年间的可选作品是此前30年总和的两倍多,无计长短,兼收并蓄。考虑到要想读懂作品,没有注释是不行的,就加了注。诗词的特点,一是用典较多,二是文字凝练,三是生僻字多,没注释没法看。绝不是我故弄玄虚、卖弄文字,但已经做到了最简,即使这样,全篇字数也高达23万多字。由于这部书的成稿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全部是自己打字、排版和校对,难免挂一漏万,舛处必多,恳望同好一一斧正。

 

虔诚地恭请了陆伟然先生的《序言》,先生的文字字字珠玑,使我无以克当。86岁高龄的老人了,在此叩谢。当代著名画家李泽玉是我义弟,从小一块儿长大,在封面设计上是极用心的,而且子承父业的侄儿李兆祺也欣然参与其中,是他父子合作的结晶。禹中斌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南宫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华夏乐林画院副院长,冀南书画院院士。幼承家学,擅真、行、隶、草多种书体。其作品神韵兼备,酣畅俊逸,潇洒自如,浓淡兼出,体势飞扬。先生不吝赐墨,亲为此书题签,令我感铭肺腑。亓石城先生乃黑龙江省诗词、书法、篆刻界耆宿,不顾年事已高,作此书的责任编辑,为我把关,我感激莫名。少华是广东省知名儿童教育家,青年才俊,他亦拨冗介入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并提出独到见解,我颇感欣慰。女儿诗若是这本书的总后台,如没有她的一力撺掇,我意不决,也难以成书,没白疼她。在此,谨向在此书编撰过程中给予热诚帮助的所有朋友们,致以衷心的谢忱。

 

 

 

                                                   刘永生

辛丑年四月 于吟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怀念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