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表扬未必能帮孩子建立自信心

(2010-05-13 23:05:15)
标签:

表扬

自信心

育儿

分类: 育儿心得


 

赏识教育无疑是现在主流的教育理念,如果谁要说孩子要批评教育没准会招来反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拿着金贵,宠爱、讨好还怕做不够,更别说批评了。父母包括周围的亲属自己舍不得、更舍不得别人来指责孩子,所以对我们而言,表扬孩子易、批评孩子难。

 

其实,表扬孩子一点也不难,就是夸呗。“真聪明”“真乖”“太棒了”这些话自从有了果果后快成我跟她相处时的口头禅了。通常这样的表扬会带来好处,比如果果会继续坚持做某事;时而强化我赞许过的行为;消除部分自身能力不及时带来的挫败感......总归我觉得夸孩子还是有作用、有效果、有好处。

 

但是,最近我发现果果露出了一个新的苗头,就是容不得我们夸别人、有时接纳不了批评和委屈。如果我说哪个孩子哪方面好,果果肯定会说我才是最棒的呢,有时我们会满足她的虚荣心,但是我发现这样的附和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欺骗和伤害。

如果她确实存在不足、有不如人处是否应该让她明白?简单的善意的表扬式的“谎言”能否给她带来积极的意义?如若仅仅暂时取悦了孩子、躲避了一次让她正视自身不足的机会,我想,对孩子并无真正的益处。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言行:

我表扬孩子为了什么?

让她更加大胆、更有自信心、还有潜意识里想让她快乐、保护她。当然帮助她建立自信心是表扬她最想达到的目标。

然而,表扬真能帮助她建立自信心吗?

 

然后那几天我开始磨叨得关注和思考一些人,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尤其是那些自信的人们,我期望从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中寻找他们自信心的来源,后来我发现,原来自信心并非都是夸出来的。

自信心首先是一种信仰,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心,若有,也不过是自大而已。

自信心是一种资本的体现,来源于长期和执着的积累与磨练。

自信心是一种附着在身心内外的品质或气质,有时表现为个人魅力,任何人不可能带给谁自信心,不可强加、不靠自吹自擂,哪怕不露声色、委曲求全、谦让谦逊也阻挡不了你浑身洋溢的自信心,真实而强大的自信心是靠自己实力征服别人的认可。

 

还有一个有悖主流的发现:有些或者说好些非常自信的人都经历了无数挫折、磨难甚至超越常人可忍受的痛苦和遭遇,可以说,批评和挫折有时会比表扬和赞许更能帮助个人赢得自信心。折中一点说,批评和表扬对健全心灵有同样重要的功效。

批评是一种刺激,想想总是处在自满状态的人很难有所突破和进步;或许就是一剂批评的催化剂激发了我们挑战和上进。

批评帮助我们正视客观和真实,有理想但不能总幻想,良药苦口,不肯吃苦哪来甜。

挫折、失败是谁也不想主动去经历和尝试的,但不幸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能成为万幸,对心理承受力和心灵茁壮成长未尝不是一种锻炼的机遇,也许人生的突破就从此开始了。

 

过度表扬不但不会帮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会令他们更加任性和自负,并在未来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堪一击。

我们不能替代孩子解决在他们人生中所面临的各种正常的挫折、失败、批评和失意。我们只是旁观者、协调员、聆听者,提供有限的支持和抚慰。

 

所以,单纯的表扬孩子变成了另外一个议题,就是如何客观、适当表扬孩子;如何当着孩子的面表扬那些比她优秀和出色的人们;更大的难题是怎样克服我们对孩子疼爱的底线,恰如其分地利用批评。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呵护;人的意志又是强大的,不可低估其潜能。

从现在开始,我不想再用随便、无价值的表扬取悦果果的欢心,我希望果果获得的赞许都是她自己用心和努力获得的,每一句赞扬都是对她真实客观的描述,而不是我们以爱的名义带给她的随意地敷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女儿的软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