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咬下嘴唇怎么办?

标签:
雨过天晴咬嘴唇牙齿健康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果果咬嘴唇的毛病由来已久.刚开始发现她咬下嘴唇觉得她是磨牙或咬着玩,也采取了一些干预,但力度不大。因为我还有顾虑,一方面当时果果只有10个月左右,不确定她是否能听懂我们的话,另一方面如果干预太多,频繁地提示是否会强化她的行为?毕竟这么小的宝贝没有价值判断,她不知道长期咬嘴唇的后果是什么。那时她一旦咬嘴唇我们就转移她的注意力,叫她玩别的或吃点什么,但果果咬嘴唇的频繁不高,所以没太当回事,时间久了,忽视了这个小毛病,任由发展。
后来果果咬下嘴唇渐成一个习惯,会在特别兴奋和用力的时候咬嘴唇,起初我们也很少干预。最近我发现苗头不对,果果下嘴唇下面都咬出了一道红印子,另外我考虑到更严重的后果,比如:长期咬嘴唇会使嘴唇变厚影响美观;还有影响牙齿发育,再长成龅牙怎么办。本着为她负责的原则,我决定给她纠正这个不良习惯。
坏毛病一学就会,而好习惯的养成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掉一个坏习惯又谈何容易。但幸好1岁半的果果已经能听懂我们的话,大多情况能领会大人的意图,服从指令,而且果果尤其听我的话。我的纠正手段也是软硬兼施。有时会厉声制止“别咬嘴唇!”让她意识到咬嘴唇不是好习惯。有时跟她讲道理,“咬嘴唇就把嘴唇咬破了,没法吃东西了。”“咬嘴唇妈妈不喜欢。”“咬嘴唇不是好孩子。”有时也刺激她,“再咬嘴唇妈妈就把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别的小朋友,XX和XX都不咬嘴唇,他们都是好孩子。”一般我在管教的时候姥姥也会配合,“别咬嘴唇了,妈妈生气了。”或者教她想咬嘴唇时转转小舌头代替。庆幸果果还没在逆反期,不是越不让她做越做什么,所以我们制止她还是会有良性回应的。有时制止她会咬着咬着松开,有时会笑着知道又错了,有时会哭着追着我要回小红花...我想至少她已经意识到咬嘴唇是不对的。
去根如抽丝。纠正了几天效果渐有,但不明显,果果依然会时不常地咬咬下嘴唇。只是用各种方法纠正她时她会不咬。我发现这是她的一个无意识行为所以想彻底改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帮她改掉这个坏习惯。现在我跟果果达成小小的默契,我说“只要妈妈一说嘴唇,你就松开别咬”,并示范给她看,她还算听话,每当我提示她时她会不咬。
后悔没及早纠正女儿的小毛病,纵容她成为这个"顽疾"。也许这就是成长中的烦恼,期盼果果早日改掉咬嘴唇的坏习惯。
网上有关资料:
1到1岁半的孩子很容易养成咬嘴唇的不良习惯,因为牙齿处于萌生状态,会引起牙床发痒、发紧等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时很多孩子会通过咬下嘴唇来缓解这些症状。但如果长期这样不但会使唇齿变形,影响美观,而且还会因上、下颚的变形而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
当孩子咬下嘴唇时,家长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引导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强行制止。对于较大的孩子,家长可采取诱导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其他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嘴闭紧。若幼儿入睡前常咬着嘴唇,家长可轻轻把他嘴唇扒开,让其安静入睡,这样做亦能促使孩子逐渐纠正其咬嘴唇的毛病。
另外家长可根据孩子牙齿长出的程度,来寻找一些软硬合适的食品使孩子通过食物来缓解因出牙而引起的不舒适感。
制止咬嘴唇的习惯
1、与牙科大夫说好,如果带孩子来,让他对孩子说:“不要咬嘴唇”(或示意他不要咬嘴唇,因为他年龄还小,不一定听懂这句话),这比自己说有力得多。
2、我们不能强迫一个孩子改变坏习惯,必须让他有愿意改的动机。这个动机可以来源于某个家庭的朋友、不往在一起的长辈、亲友、老师,由他们来说这个习惯不好,他们会不喜欢他;如果改了,他们会喜欢他。
3、不要给太大的压力,不要唠叨,因为压力、唠叨,反而会使他觉得受到注意,儿童最喜欢受到注意,他会由于逆反心理,更加做出习惯性的动作,比如吮吸嘴唇。
4、用代替物,把嘴“占住”。比如和他说话,让他回答;吃需要咀嚼的东西(如小饼干);唱歌;吹羽毛;吹小喇叭等。
5、给奖励。奖给他的东西一定要是他喜欢的,比如山楂片、土豆片、糖果、葡萄干等。对他明确表示,你不咬嘴唇就一定给你。把“不做某种行为”(如咬嘴唇)与“得到什么好处”联系起来。他可能会为了得到什么而放弃什么。当然,她现在还小,理解这种因果关系还有困难,但多说,还是会慢慢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