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太阳月亮的雅称 |
【天空、星星、太阳、月亮】的别称
银河的别称
天河 天汉 星汉 星河 银浦 银弯 云汉
天的别称
天空 太空 天宇 太皇 大区 大皓 大
碧落 天穹 穹冥 苍穹 大 太清 太虚
月亮的雅称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蟾
蟾蜍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盘 白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妲蛾 素娥 丹桂 广寒宫
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太阳的雅称
白驹 金虎 赤乌 阳乌 金乌 金轮 火轮
赤轮 晷景 奔晷 朱曦 曦和 阳景 大明
明光 光朱 曙雀 红日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
月相 农历 每天月亮出没的大概时间、方位
朔月 初一 日出月出 日没月没
新月 初二,初三 傍晚见于西方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中午月出 子夜月没
望月 十五,十六 日没月出 日出月没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子夜月出 中午月没
残月 二十六,二十七 清晨见于东方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