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其实这个时候还是有个人能够救他的,就是左宗棠,况且这是胡雪岩为你承担责任。但是在胡雪岩最困难的时候,几次求救于左宗棠,左宗棠就是视而不见。胡雪岩亲自赶到南京(金陵)面见左宗堂,也没有得到帮助,得到了左宗棠同意其“倒债”(倒闭)。从表面上说是他失去了左宗棠的宠爱。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官场争斗,左宗棠不愿意帮助胡雪岩扛住这个肩膀。官场本来就是以人分派,依靠官场就是寻找主子,主子得宠,你就飞黄腾达,主子失宠,你也一败涂地。更危险的是主子之间争斗,你却成为了牺牲品,胡雪岩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胡雪岩宣布“倒债”,京、泸两地的官僚们开始疯狂提款,胡雪岩瞬间就一贫如洗。没有了钱就要铺子。胡氏在全国各地的阜康钱庄、银号和在江、浙、两湖开设的26家当铺,所以的货物器具家产均被抵债。其实公款倒没有赔上多少,大多数的财产均被债权人之一的大学士文煜拿去了,包括价值不菲的胡庆余堂的药店和元宝街的豪宅。
生活奢华、官场恶斗都是看得见的,在我看来,胡雪岩失败的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商人的社会地位。这个原因是晋商为胡雪岩总结出来的。现代作家成一创作了一部有关晋商的小说叫《白银谷》,第一章就是“莫学胡雪岩”。小说中说:做生意最大的关节处是个“藏”字。“生意遍天下,商号遍天下,理天下之财,取天下之利,就是参透这个藏字”。“那阜康还没有弄出什么局面,他胡雪岩倒先弄一个官场的红顶子戴了,接了一件朝廷的黄马褂穿了,惟恐天下人不知道他胡雪岩手段好、场面大,他那阜康不倒还等什么。”这是批评胡雪岩太“露”了。为什么商人就不能“露”呢?这是中国的商人地位所决定的。《白银谷》中说雍正曾对山西的风俗做过一道御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为可笑。”雍正笑的是山西将职业的社会地位反过来了,将士、军、农、商变成了商、农、军、士。雍正代表着中国正统的观念,商本来是最末一等的,它的作用就只能是为士、军、农服务。其实左宗棠之所以用胡雪岩是因为可用,而且认为你既是商人也就是要被用,用你还是看得起你。当你没有用了不用你也很正常,为什么还要帮你承担责任呢?商人就要守着商人的本分,而胡雪岩偏要把商人看成与官员一样重要,不但介入官场,还要为官场之间的争斗出策出力,李鸿章等人不消灭你才怪呢!中国不是一个重商的社会,是个重官的社会,胡雪岩偏要与官平起平坐,从观念上讲,他就错了。其实,胡雪岩不是不知道商人在中国的地位,他有一次与他的朋友说:“人家外国人,特别是英国,做生意是第一等人。我们这里呢,士农工商,做生意的,叫啥四民之末,现在更好了,叫做无商不奸。”还说:“我跟你说一句,再大也大不过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为啥?他是一个国家同你做生意。……人家的政府,处处帮商人讲话,我们呢?”“我,胡某人有今天,朝廷帮忙的地方,我晓得;像钱庄,有利息轻的官款存进来,就是我比人家有利的地方。不过,这是我帮朝廷的忙换来的,朝廷是照应你出了力,戴红顶子的胡某人,不是照应你做大生意的胡某人,这中间是有分别的。”不能不说胡雪岩很清醒,但是,说归说,做归做,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卷入官场无法自拔了。就说“露”,胡雪岩也知道,自己虽是红顶子,可以坐绿呢大轿,但是你是个商人,应该懂得自己的身份,最好不坐。可是胡雪岩出门就坐,为什么呢?还是胡雪岩自己说得好,他说,我也知道商人最好不要坐绿呢大轿,可是,既然坐上去了,就不能不坐,不坐就说明你不行了。随着官势而上,随着官势而下,胡雪岩实际上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当然还有体制上的原因。这个时期西方资本已经走向集团性,银行已经成为了西方资本云做的主要形式。而中国这个时期还是钱庄。钱庄说到底还是个人资本、家族资本,它的规模无法与银行相比。银行由董事会组成,各董事是利益均分,却也是风险均摊;银行之间可以互相拆借,共同抵御风险。钱庄就是个人的事情、家族的事情。胡雪岩实际上是一个人与一些集团在竞争。唯一支撑他的是后面有官僚的柱子。一旦柱子不撑了。他的那个钱庄必然在集团性的银行面前一败涂地。
那些整日在胡雪岩面前撒娇的女人和表忠心的朋友们,真真的有感情的没有几个。据说,胡雪岩经常在外面奔波,每次回到家里,12个小妾都是把各种最值钱的首饰戴上花枝招展地列队欢迎,都是当面表露自己的思念之情。那一次阜康钱庄出现挤兑风潮,胡雪岩从上海回到杭州。胡一进门就看见这12个小妾闹哄哄地挤在那儿,不再是列队欢迎,不再是花枝招展。只有老5还是原来那样,戴着首饰站在旁边等胡雪岩。胡一见这样的架势感慨万分,当即决定当场遣散她们。他遣散的方法是:谁都不准回房,每人拿上一份钱马上离开,可以带走随身的任何东西。所以这次遣散的小妾的活动中,老5带走的最多。老7朱姨太他很喜欢,胡雪岩就学习当年年羹尧赠妾的办法,带着一些细软把他送了出去。
当时胡雪岩的母亲和太太都不世了,身边只剩下最信任的螺蛳太太。螺蛳太太是个很有商业头脑、对大势比较了解的女人,她感觉到朝廷不会放过胡雪岩,现在左宗棠还在,朝廷还没有来抄家,一旦左宗棠挡不住了,马上就会抄家,于是,她将家里一些细软藏和一些钱收罗起来,把他缝制在一个枕头里,放置在一个很好的小姐妹家。后来,风声稍微弱了些,螺蛳太太将枕头要回了家,拿到枕头好象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手掂一掂轻了很多,拿起剪刀一剪里面都是一些空盒子了,什么都没有了。螺蛳太太想去告官,被胡雪岩拦住了。因为一告官能不能判你赢是一回事,却暴露了你家里还有钱的事实。有钱就应该充公,因为胡雪岩还差朝廷的银子呢!这是对胡的最后一次打击,原想留下来的一点生活费都没有了。这个打击就来自那些以前整日在他家转的所谓的朋友。胡雪岩成为了真正的穷光蛋。螺蛳太太受到这次打击,据说自杀了。只剩下胡雪岩一人孤身栖于茅屋之中。
1895年左宗棠病逝,靠山倒了。1885年12月朝廷下谕查封胡家抵债,判胡雪岩入狱。圣旨12月30日到达浙江,胡雪岩却于12月6日惊惧而死,中年63岁。浙江巡抚刘秉璋按旨到胡家去看时,只见一灯如豆,七尺铜棺,没有财产,就连住的小屋也是租来的。刘秉璋只能回报朝廷:所有家产,前已抵公私各款,现今人亡财尽,无产可封。一代枭雄,身后竟如此萧条,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