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脸当代千家诗大展卷23,请相关诗人校对

标签:
宋醉发摄影诗歌的脸 |
分类: 诗歌的脸·文化的脸 |

拟于数月后举办“中国诗歌的脸”当代千家诗大展。本帖为横轴第23卷,内有5位诗人:[111]沛航[112]周雨辰[113]林江合[114]李玥涵[115]蒋俊彦,因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忧难免错,请相关诗人校对。如果发现错误,可加宋醉发的微信13003813441,商榷修改。具体文字如下:
沛航,本名李沛航。生于2000年。2015年出版诗集《沛航的诗》。
刺穿
雷雨刺穿乌云的夜晚,
树梢在发电,
等它挑破黎明,
戳穿太阳的谎言。
在早晨与早晨之间,
没有天马行空的童话。
只有在夜深似漆,
亮出锐利的眼。
才能旋开——
金刚石都刺不穿的门。
周雨辰,生于2000年。常住上海。零零诗社副社长。
不要过问
不要来过问:我或五千年后
恒久的星光告诉你遗忘是种纵容
今天你是守夜人
它层层结茧的核被反复点燃压挤
文明行将就木
在槽纹里摸索老故事
从你身后一闪而过:——爱人,
忘记我的嘴唇,像忘记一杯柠檬水。
黑洞藏进故人的小碑
你还试着用失语的爱分离重元素和氢
全波段静寂
留下透明尾痕
给无法落泪的脸戴上——爱人,
忘记我的眉毛,像忘记一首抒情诗。
你在死亡的面板间寻找海蓝色圆钮
一个葱郁的童话
当银亮的舰身分开夜色
你的沉默
林江合,2002年生于海南海口。出有诗集《神秘星空》(2014年)《我必须宽容》(2018年)等。后者出有韩语版(2019年)和俄语版(2021年)。
小日记
深耕在柴米油盐里的一天又刺激了他的理想
只是活着,一块土地,偶尔驻足在他乡
摇着小旗的时候他是幸福的
参与在他的生命之外,也许
他还抱着一块上个世纪的热血
在多年后僵直的躯体里还有小小一块热血
在一堆富裕的琐事里他只是看见了头顶的一片猩红
阳光里的一种
太多人举着手低着头
人们用后脑勺向天空呼喊着把天空喊成一块一块
他们的嘴嗫嚅着
天空一块一块
成为人的希望被割开一块一块
他的一天和他们的一天向着隐晦走去
金光里伟大的理想啊
李玥涵,生于2000年。文学博士生。常住上海。复旦诗社第49任社长。
樟树
走路时我想到,眼下的几天:
他们的脚会被泥土烘烤
所以抄近道来我家,蹲坐棚屋外
新造的刨冰机下,此时他们
没有更多话,而是以均匀的呼吸
拘谨地等候这一瞬的妙处││
雾白色冰晶石正用砂矿陶磨
取下米块,很快就消失。
几处印章般的脸,在更晚时
当母亲踮脚移开一节木窗,
近乎一致地朝向远处的草地,
羊群散落在大碗岛的余兴。
此刻,他们的眼睛几乎和糯米
是一种质地。一些会呼吸的水,
一群濯磨的羊,它们的身体
在没有目标的搅动里,组成了时间。
他们离开时给我路上的香樟,
一些轻快的空气捎来会说话的丘鹬,
这些夏候鸟性孤独,常单独生活;
他们抬腿的姿势比云的移动更生动,
我就看见,鸟交换着一次缓慢的秩序,
这俯视的运动里,向下的一切是水
而我忘了问,你们身上的骨头
为什么比我坚硬这么多
而你们的声音,总没有任何悲伤
蒋俊彦,2001年生于上海。常住美国纽约。
轶事
她说她在那桌子底下
发现了一个小洞,
像一枚钉子造成的。
洞很黑,看不出深浅。
她说她当时爬过去
用手摸了摸:
洞口很光滑,很圆,
还有点凉,像是有水。
不过手其实是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