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徐志摩长孙、耶鲁大学工程学博士徐善曾先生

标签:
济南文化公园徐志摩全集《再别康桥》徐善曾文化 |
分类: 文化志 |
访徐志摩长孙、耶鲁大学工程学博士徐善曾先生
http://s5/middle/4d0bccb4h79c4af53d694&690
采访前与徐善曾先生合影 吴文峰 摄
81年前,一代诗人徐志摩落难济南;81后的今天,随着“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的召开和志摩长孙徐善曾、曾孙女徐文慈的济南之行,志摩诗魂仿佛再度拜访济南,让人感慨万端。研讨会之前,记者以聊天的方式对徐善曾先生进行了简短而愉快的采访。
济南发展前景远大(小标)
徐善曾先生虽不是社科人文方向的学者,却也是一位文质彬彬、温良和蔼的长者。由于他久居海外,不会中文,而我的英语水平也是“蹩手蹩脚”,在一时没有翻译的情况下,交流起来也是手忙脚乱的。但基本的沟通还没有太大问题,提议与他合影,他愉快地答应;请他写几句话向济南与山东诗人、读者问好,他也积极地配合。由于我的名片上没有英文,他刚开始以为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他提到,在这次短暂的济南之行中,除了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他还与家人一起专程去长清祖父遇难处进行了悼念活动,颇为难忘。问及对济南的印象,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济南,对这座城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一路之上的看与听,他感觉济南不是一个特别现代化的城市,但也颇具规模,发展前景是远大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南会成为一个更具有国际水平的美丽的城市。
要写部以徐志摩为背景的小说(小标)
徐善曾先生是耶鲁大学的工程学博士,是志摩第三代后人中唯一的男丁。他表示对祖父没有印象,但却相当推崇,“祖父也许不是一个家庭式的男人,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自己的家人,但是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却相当坚持。”徐善曾表示希望亲自感受祖父的文学,数年前他特别对祖父的生平做了一些研究,但因为有关徐志摩的英文文献缺乏,所知有限;于是他在去了欧洲,特地到祖父过去留学过的地方走了一趟,伦敦、剑桥大学与巴黎等地,追踪他的足迹。
虽然徐善曾的中文能力有限,但他未来的心愿是写一部以徐志摩为故事背景的小说,我们期待着将来他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自己离祖父越来越近了(小标)
徐善曾在研讨会上做了WHY I SEARCH FOR XU ZHIMO(为什么我要追寻徐志摩)的报告。他严谨而不乏深情地说,自己今年66岁了,已退休在家,现在全世界行走,寻找祖父足迹。小时候的美国家里有幅祖父的像,每天他从这幅像片前走过,穿着中式服装的父亲与周围穿着西装的人们是那样的不同,让他感受特别明显。他说他寻找祖父的最大驱动力在于童年世界中缺少了祖父的音影,而他最大的遗憾是自己不能讲中文。他的祖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巨大影响力,是他慢慢感受得到的。在长大后,他不断地听到周围的学者提到他祖父。于是他也慢慢意识到祖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他从俄国、印度寻找到中国,从上海、北京、南京、海宁再寻找到济南,他感觉到:自己离祖父越来越近了。
“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侧记
逄金一
徐志摩曾孙女徐文慈(左一)、徐志摩长孙徐善曾(左二)在研讨会上,右一为吴思敬先生。吴文峰 摄
http://s12/middle/4d0bccb4hc1aee3ed31ab&690
徐博士为大家签字留念 吴文峰 摄
“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4日在济南举办。这是由中国诗歌学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小型高档学术研讨会,相关议题多为国内首次提及,意义重大。研讨会旨在以朴素而安静的方式,让人们对徐志摩的诗歌及生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全面的认识。笔者作为会议正式代表,全程参加了此次会议,聆听了诸多专家大家的精彩演讲,受益良多。同时,研讨会所传达出的信息也非常多,颇让人“耳不暇接”。
徐志摩的子嗣成就多在科学(小标)
《徐志摩全集》出到第九卷了(小标)
著名学者、作家,同时也是本报“趵突”副刊老作者的韩石山先生在出席完上海的一个学术会议后,匆匆赶到此次研讨会的会场。他提到,他与徐志摩的独子徐积锴相交甚厚,联系甚多。他写过30多万字的《徐志摩传》,编辑过九卷本的《徐志摩全集》。他介绍说,这是关于徐志摩作品的第四个全集,第一个是陆小曼编选的。他认为徐志摩的诗与散文都是精品,而志摩的诗歌则是中国新诗的顶峰。研讨会现场,在热烈的掌声中,他还向徐善曾先生赠送了一套宝贵的《徐志摩全集》。
会议期间,来自法国、日本及国内多所社科院、大学的多位学者还就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特点、成就、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话题做了专题精彩发言。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在发言中说:志摩作品往前百年与往后百年,是满汉全席式的现当代中国文学界的“领衔的大菜”,让我们世代享受;而从海宁到济南,这又是永恒记忆的交叉点。
剑桥安放了志摩诗碑(小标)
法国兰斯大学教授张葵女士现场展示了她寻访剑桥大学时所拍摄的志摩诗碑的照片短片。1928年初秋,当徐志摩恋恋不舍地离开剑桥,离开剑桥的国王学院时,他恐怕没有想到,在他写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之后80年,他的诗歌会刻在洁白的大理石上,并从他的故国运到那片给了他灵感,给了他新生的土地上,被安放在唤醒他性灵的康河边。
是任远先生确认了徐志摩遇难地(小标)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王展先生在发言中指出,作为生活在济南的一位诗歌作者,对一代文学大师徐志摩先生有着更为特殊的情感,诗人去了,但他把自己的诗魂永远留在了济南,从此为这座文化名城增添了一份更为永恒的文化印迹。
徐志摩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正在落实中(小标)
据王展介绍,2010年他作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在当年的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尽快规划建设徐志摩文化公园建议的提案,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这项工作也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落实工作正在进行中。
王展认为,此次徐志摩学术研讨会必将升华我们对一代诗人的情感,也必将促进更多的人关注徐志摩文化公园建设,目前市园林局,长清区有关部门已决定对徐志摩纪念公园实施道路整修、标志树立、景观绿化等工作,以丰富和提升这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众多生活在济南的诗人和诗歌作者也决定在每年诗人的遇难纪念日用座谈会、朗诵会、参观凭吊等形式来纪念徐志摩先生。今后,他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和奔走,早日促成徐志摩文化公园建设,让济南与这位诗人的情感更加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