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庄园星级评定准则

标签:
房产 |
分类: 农庄运营管理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休闲农业庄园(以下简称“农庄”)星级评定的基本条件、评分方法、评定程序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各类休闲农庄的星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3/T
3 术语和定义
DB43/T
4 基本条件
4.1 经营证照
农庄经营主体应具备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等经营证照。
4.2 使用权
农庄各组成部分的建筑物和配套项目的使用权应一致,并注册合法经营二年以上。
4.3 符合性规定
农庄的营业场所、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营管理应符合土地、建设、公安、安全、卫生、文化和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5 星级评分方法
5.1 星级表示
农庄星级以红色五角星为符号来表示,划分为五级,用五角星的数量来表示级别。★★★表示三星级,★★★★表示四星级,★★★★★表示五星级,最高为五星级。本标准规定三星级为起评星级。
5.2 项目计分
评定项目分为必备项和分档项,各项目最高评分见表1。
5.3 最低得分标准
星级评定采取分项检查评分后计算总分的方法进行;各星级应达到的最低得分见表2。
表2 各星级应达到的最低得分标准
项 |
三星 |
四星 |
五星 |
|
必备项 |
应得 |
30 |
32 |
35 |
星级分档项 |
应得 |
85 |
98 |
110 |
总分 |
应得 |
115 |
130 |
145 |
5.4 评分标准及记分表
星级评分标准及记分表见附录A。
5.5 顾客满意度调查
星级评定中,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的内容及方式见附录B。
6 评定
6.1 评定机构
6.1.1 省级星级评定机构由有关职能部门、协会和行业内专家组成。
6.1.2 省级星级评定机构主要职责为:
a)制定星级评定工作实施细则和工作程序;
b)制定各市州评定机构的组建办法和职能;
c)组织全省星级评审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
d)负责组织四星级和五星级农庄的评定与复查工作;
e)负责全省各市州组织评定的三星级农庄备案。
6.1.3 三星级农庄由各市州评定机构组织评定和复查。
6.2 申请
申请星级评定的农庄应向具有相应评定权限的评定机构递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农庄星级申请报告、申请表、规划书、自查自评情况说明及其它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6.3 受理
6.3.1 评定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
6.3.2 对申请五星级和四星级的农庄,其所在市州的评定机构应提交推荐意见。
6.4 审查
6.4.1 各级评定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对申报资料进行符合性审查;审查通过的,适时派出专家评审组对申请单位进行评定。
6.4.2 评定通过后,应在相关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三十天。
6.5 证书和标牌
6.5.1 星级标牌和证书由省级评定机构统一制作。
6.5.2 通过星级评定的农庄由相应的评定机构授予证书和牌匾。
6.5.3 证书和牌匾的有效期为三年,不得转让。
7 管理
7.1 复查
评定机构对通过评定获得星级的农庄实行动态管理,期满三年后应按本标准进行一次复查。
7.2 资格确认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取消有关农庄的星级资格:
a)对复查确认不符合本标准相应星级要求的;
b)停止营业或破产的;
c)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
d)游客反映强烈、投诉较多,并经调查取证确认的。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分标准
A.1
A.1.1 评定评分总分为160分,其中必备项40分,分档项120分。
A.1.2 各星级的必备项得分应符合本标准表2的规定。
A.1.3 星级评定评分依据本附录检查项目和要求,具体详细要求参见DB43/T
A.1.4 分档次计分的列项小项只选择其中一档计分,不得将各档累加;不分档次的小项,如只达到部分要求可计该小项的部分分。
A.2 评分标准及评分记分表
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分标准及记分表见表A.1。
表A.1 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分标准及记分表
序号 |
类别 |
检查项目及要求 |
标准分 |
检查评分 |
||
大项 |
小项 |
分档次 |
||||
1 |
必备项 |
从业资质 |
10 |
|||
1.1 |
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
3 |
||||
1.2 |
各种证照齐全,使用权一致,合法经营三年以上 |
4 |
||||
1.3 |
已聘请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了农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要求 |
3 |
||||
2 |
必备项 |
经营管理 |
10 |
|||
2.1 |
设有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 |
3 |
||||
2.2 |
建立基本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并上墙公示 |
3 |
||||
2.3 |
明确岗位责任制,规范服务行为 |
2 |
||||
2.4 |
设有面向顾客的服务质量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监督 |
2 |
||||
3 |
必备项 |
安全要求 |
10 |
|||
3.1 |
设备设施安全可靠,开业三年以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3 |
||||
3.2 |
消防器具齐全,现场检查无安全隐患,并制定有应急预案;配备有安全保卫人员 |
3 |
||||
3.3 |
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防范制度健全、并且予以落实 |
2 |
||||
3.4 |
农庄远离地质灾害和其他危险区域;可能发生危险处有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 |
2 |
||||
4 |
必备项 |
卫生要求 |
10 |
|||
4.1 |
食品卫生符合相关规定,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及时并达标 |
2 |
||||
4.2 |
厨房物质堆放合理;墙、地面清洁、室内无异味 |
2 |
||||
4.3 |
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 |
2 |
||||
4.4 |
公共卫生间干净整洁 |
2 |
||||
4.5 |
饮食和住宿场所卫生符合相关规定 |
1 |
||||
4.6 |
饮用水达标 |
1 |
||||
5 |
分档项 |
交通与场地 |
10 |
|||
5.1 |
道路 |
4 |
||||
5.1.1 |
出入农庄道路便捷 |
2 |
||||
5.1.2 |
农庄内主要道路硬化,设有交通标志指示牌 |
2 |
||||
5.2 |
停车位 |
4 |
||||
a) |
≥50 |
4 |
||||
b) |
≥35 |
3 |
||||
c) |
≥25 |
2 |
||||
d) |
≥10 |
1 |
||||
5.3 |
农庄内游道布局合理,无障碍 |
2 |
||||
6 |
分档项 |
接待能力 |
10 |
|||
6.1 |
可同时接待人数 |
6 |
||||
a) |
≥300人 |
6 |
||||
b) |
≥250人 |
5 |
||||
c) |
≥150人 |
4 |
||||
d) |
≥50人 |
3 |
||||
6.2 |
游客服务中心 |
4 |
||||
6.2.1 |
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有服务接待人员,并配置有休息区 |
2 |
||||
6.2.2 |
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可提供服务咨询和物品寄存,备有公共信息资料 |
2 |
||||
7 |
分档项 |
餐饮及设施 |
10 |
|||
7.1 |
厨房使用面积 |
3 |
||||
a) |
≥100㎡ |
3 |
||||
b) |
≥60㎡ |
2 |
||||
c) |
≥40㎡ |
1 |
||||
7.2 |
厨房设备 |
2 |
||||
a) |
设备齐全,性能良好(配备冷冻、冷藏、抽油烟和消毒设备) |
2 |
||||
b) |
设备基本齐全 |
1 |
||||
7.3 |
餐厅 |
3 |
||||
a) |
有大餐厅(150人)及6个以上包厢 |
3 |
||||
b) |
有大餐厅(100人)及4个以上包厢 |
2 |
||||
c) |
有大餐厅(50人)及2个以上包厢 |
1 |
||||
7.4 |
可提供本地绿色农产品 |
2 |
||||
8 |
分档项 |
住宿与设施 |
10 |
|||
8.1 |
客房通风照明良好,清洁、卫生、门锁安全,有防蚊虫装置 |
2 |
||||
8.2 |
客房风格体现当地乡土特色 |
2 |
||||
8.3 |
可出租床位数及配套设施 |
3 |
||||
a) |
床位数≥150,40间以上有独立卫生间 |
3 |
||||
b) |
床位数≥120,30间以上有独立卫生间 |
2 |
||||
c) |
床位数≥50,10间以上有独立卫生间 |
1 |
||||
8.4 |
客房配备的设备及用品 |
3 |
||||
a) |
配桌、椅、床、挂衣柜、电视机、空调、电话、宽带网络,床上用品一客一换 |
3 |
||||
b) |
配桌、椅、床、挂衣柜、电视机、空调、电话,床上用品一客一换 |
2 |
||||
c) |
配桌、椅、床、挂衣柜、电视机、电风扇,床上用品一客一换 |
1 |
||||
9 |
分档项 |
农业生产 |
15 |
|||
9.1 |
生产的农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
3 |
||||
9.2 |
农业生产用地(含水面) |
4 |
||||
a) |
≥200亩 |
4 |
||||
b) |
≥100亩 |
3 |
||||
c) |
≥50亩 |
2 |
||||
9.3 |
农业生产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保护措施 |
2 |
||||
9.4 |
农业生产采用种养一体化模式 |
2 |
||||
9.5 |
废水、废弃物与生产综合利用 |
2 |
||||
9.6 |
开发有特种养殖和种植项目 |
2 |
||||
10 |
分档项 |
环境保护 |
15 |
|||
10.1 |
农庄环境 |
2 |
||||
a) |
生态环境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绿化面积≥总面积的80% |
2 |
||||
b) |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绿化面积≥总面积的60% |
1 |
||||
10.2 |
周边环境特点 |
2 |
||||
a) |
3 |
2 |
||||
b) |
1 |
1 |
||||
10.3 |
污染源和水源 |
2 |
||||
a) |
周边2km内无污染源,水源优良 |
2 |
||||
b) |
周边1km内无污染源,水质好 |
1 |
||||
10.4 |
空气质量和噪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2 |
||||
10.5 |
污水排放和油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2 |
||||
10.6 |
污水处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2 |
||||
10.7 |
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3 |
||||
11 |
分档项 |
设施设备 |
15 |
|||
11.1 |
供水管道布局合理,生产用水、水利灌溉设施完善 |
2 |
||||
11.2 |
配备垃圾箱,分布合理,完好有盖,外观清洁 |
1 |
||||
11.3 |
公共卫生间为水冲式,设有洗手池、镜台、卫生纸和纸篓,采光、通风和照明良好 |
2 |
||||
11.4 |
消防设施(管网、道等)布局合理 |
2 |
||||
11.5 |
电力电信设施布局配备 |
2 |
||||
11.6 |
建筑设施 |
2 |
||||
11.6.1 |
建筑物设计合理、协调,功能完善 |
1 |
||||
11.6.2 |
建筑物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
1 |
||||
11.7 |
游乐设施安全可靠,定期维护保养 |
2 |
||||
11.8 |
标牌标识 |
2 |
||||
11.8.1 |
标牌布设齐全合理 |
1 |
||||
11.8.2 |
引导标识清晰 |
1 |
||||
12 |
分档项 |
服务项目 |
15 |
|||
12.1 |
室内游乐项目 |
5 |
||||
a) |
活动、运动健身室等游乐项目 |
5 |
||||
b) |
活动、运动健身室等游乐项目 |
4 |
||||
c) |
活动、运动健身室等游乐项目 |
2 |
||||
12.2 |
有农业体验项目(采摘、加工、代种代养和农业创意等) |
6 |
||||
a) |
≥10项 |
6 |
||||
b) |
≥5项 |
4 |
||||
c) |
≥2项 |
2 |
||||
12.3 |
有乡村民族休闲和游览观赏项目、当地民族文化节目、农耕文化表演项目 |
4 |
||||
a) |
≥6项 |
4 |
||||
b) |
≥4项 |
3 |
||||
c) |
≥2项 |
2 |
||||
13 |
分档项 |
服务质量和管理 |
20 |
|||
13.1 |
服务项目收费明码标价 |
2 |
||||
13.2 |
制订有服务质量标准或流程图 |
2 |
||||
13.3 |
设有购物场所、计量器具准确 |
2 |
||||
3.4 |
服务员经培训上岗并统一着装 |
2 |
||||
13.5 |
服务员仪容仪表端庄,使用礼貌用语,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 |
2 |
||||
13.6 |
接待人员 |
3 |
||||
a) |
接待人员5人以上 |
3 |
||||
b) |
接待人员2人以上 |
2 |
||||
13.7 |
休闲项目配备有辅导人员 |
1 |
||||
13.8 |
有完善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
1 |
||||
13.9 |
顾客满意度现场调查 |
5 |
||||
a) |
满意度≥90% |
5 |
||||
b) |
满意度≥85% |
4 |
||||
c) |
满意度≥80% |
3 |
附录B#p#分页标题#e#
(规范性附录)
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
B.1 顾客综合满意度的调查,以评审员在被评定实体的联络员陪同下,在现场直接向顾客发放、回收和统计。
B.2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见表B.1。
表B.1
尊敬的顾客:
非常感谢您在休闲过程中填写这份调查表。您的宝贵意见将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谢谢您的配合支持。
休闲农庄星级评定审查组
调查项目 |
非常满意 |
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整体印象 |
||||
交通条件 |
||||
服务项目 |
||||
设施设备 |
||||
标识标牌 |
||||
安 |
||||
卫 |
||||
住 |
||||
餐 |
||||
环 |
姓名:
B.3 在星级评定过程中,《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发放规模一般为20份~30份,采取即时发放、即时回收、最后汇总统计的方法。回收率一般不应低于80%。
B.4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分发,应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原则上,发放对象不能少于三个休闲团体。
B.5 顾客综合满意度的计分方法
B.6 计分标准:
B.6.1 顾客综合满意度共分10项,每项10分,总计100分。
B.6.2 其中非常满意10分;满意为8分;较满意为6分,不满意为0分。
B.6.3 计分时先计算出所有《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各单项分的算术平均值,再对单项分的算术平均值相加,进行汇总后作为本次顾客意见评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折成百分比满意度计入表A.1的13.9中。
B.7 顾客满意度评分汇总表见表B.2。
表B.2 顾客满意度评分汇总表
计分项目 |
初评计分 |
复核计分 |
备注 |
整体印象 |
|||
交通条件 |
|||
服务项目 |
|||
设施设备 |
|||
标识标牌 |
|||
安 |
|||
卫 |
|||
住 |
|||
餐 |
|||
环 |
|||
合计分 |
|||
总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