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囚犯望断一窗悔与爱
(2009-04-13 14:32:38)
标签:
杂谈 |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记者
服刑人员档案
苏琼38岁,银川市宁丰宾馆原出纳员。2000年12月因涉嫌贪污罪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01年3月因贪污罪被判处死刑,后上诉至宁夏高级人民法院,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刘晓40岁,2000年12月因涉嫌贪污罪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01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公款私用,夫妻双双走进高墙。冰冷铁窗,近在咫尺却难相聚。这对服刑人员很特别,他们是一对夫妻。丈夫刘晓在银川监狱服刑;妻子苏琼在宁夏女子监狱服刑。他们的距离只有一墙之隔,灰墙的后面是银川监狱,红墙的后面就是宁夏女子监狱。被墙分开的夫妻二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丈夫想下海,
要妻子挪用公款
苏琼和刘晓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苏琼在银川市宁丰宾馆上班,丈夫刘晓下海经商。上世纪90年代末,歌舞厅在银川市街头遍地开花,到1997年的时候,刘晓看中了其中的机会,开一个歌舞厅的想法在他心头开始酝酿。可是,启动资金到哪里去筹集呢?刘晓估算着,歌舞厅的投资比较大,先期投入起码要10万元,自己没那么多现金。于是,他便想到了自己在某单位做出纳员的妻子。
作为妻子的苏琼也没有阻止自己的丈夫,认为毕竟是自己一家人,苏琼告诉记者:“当时因为他也知道,单位的钱反正都是在我这。虽然当时没有这么说破,但他心里面应该清楚明白这个钱的来源。”苏琼认为,丈夫肯定不会害自己,拿了钱他还是要还回来的。
刘晓自己当时心里也知道,用完这笔钱以后要赶快还上,因为这毕竟是公款。
于是苏琼从单位的账户中取了4万元交给丈夫做生意。不久,刘晓需要周转资金,苏琼又取出3万元公款供丈夫使用。
每当遇到单位查账的时候,心虚的苏琼还是会担惊受怕,但她总是每次都给自己找借口,反正只是暂时拿了,以后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也就横下了心走向犯罪的深渊。
第一次安全,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苏琼以为暂时不会被发现,只要等丈夫歌舞厅开始赚钱了,早点把钱归还就没事了。然而,事与愿违,刘晓的歌舞厅赔了本,从妻子单位拿的公款有去无回。
夫妻俩想,反正都赔了,不如再拿点出来,好东山再起,到时候再把钱一起还了。(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于是,刘晓又投资搞游戏厅、开商店,资金来源依然是苏琼手中的公款。夫妻俩也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不归之路。
其实,在挪用公款期间,苏琼告诉记者,她也试着催刘晓快点还钱:“我当时也跟他说了,这个钱,不敢再动了,要赶紧还上去。当时我们在一起说这个事,有时候我跟他吵,也生气。”
刘晓也曾想过向别人借钱,把公款给还了。但那数目实在太大,堵也堵不住。
双双入狱,
夫妻俩悔不当初
从1997年到2000年,苏琼和刘晓陆续将87万元的公款投到了自己的生意上。就在他们苦思冥想怎样补上这个大漏洞时,单位终于发现了账目上的问题。案发不久,两人被银川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2001年3月苏琼被判处死刑,刘晓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接到死亡判决书的苏琼戴上脚镣以后,一天也不想动,“那个时候的心里就想,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妻子被判死刑,这也成了刘晓最痛苦的一段时间,“因为我妻子判了死刑,我那会儿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经常做噩梦。梦里梦到的全都是我妻子被执行(死刑)的镜头。”
你还爱他(她)吗?当同样的问题问到夫妻俩的时候,尽管口里不一致,但心里却还是牵挂着对方。苏琼告诉记者,“其实当时刚出事的时候,挺恨他的。觉得就是他把我害了。”看见丈夫痛哭流涕的样子,苏琼又想,不管怎么样,当时自己也做了,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丈夫。“我不去拿,还是不会有事情的,也怨自己。”
“我当然爱她,我知道是我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我妻子的犯罪。我知道,因为她很爱我,她也不想看到我太难,她也想让我的生意做得好一点。当然现在谁怨谁也不可能,但是我还是觉得我把她害了。”刘晓难过地说。
一审判决后,苏琼上诉至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不久,法院改判其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1年6月,夫妇二人一同被送进监狱。
隔墙相望,
夫妻彼此牵挂
刘晓和妻子的监狱隔墙相望,刘晓每天都希望能看到妻子从窗户那边露出个头。有时候,刘晓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很多女监的服刑人员在走动,但是他并不知道妻子在哪个楼住。每次刘晓收工回到房间,看见对面亮灯,就知道她们也下工了,没有亮灯,就可能还在加班。“看不着,但我知道她就在那。”
同样是一墙之隔的妻子苏琼也牵挂着墙那边的丈夫,苏琼有时候干活时会在窗子那看一下。“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总想看一下,觉得他反正就在那边。”
刘晓和苏琼是坐同一辆囚车入狱的。夫妻俩告诉记者,在车上的时候,他们好像有特别多的话要说,可是啥话也说不出来。就因为一时贪婪,两个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一道高墙把他们与自由分开,另一道高墙把他们跟彼此隔离。
现在,夫妻俩会偶尔互寄贺卡,来寄托对彼此的牵挂。每次苏琼寄给刘晓的贺卡总是密密麻麻,满满一张纸都写不完,每次还要再加一张纸。
针对他们这种情况,银川监狱和女子监狱的民警们每年都举行一次亲情接见,让他们夫妻二人见面。这对他们的改造有很大的帮助,也体现了监狱的人性化管理。除了谈谈两人的改造,问问对方的身体情况,夫妻二人见面谈论最多的还是他们的儿子。
记得每当孩子来看刘晓和苏琼的时候,既是夫妻俩最幸福的时候,也是最难过的时候。刘晓告诉记者:“孩子还小,什么都不知道。他一进来就扑过来抱着我叫老爸,我眼泪就下来了。”
孩子总是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回家,刘晓总会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告诉孩子要好好上学,等到他上初中的时候,爸爸就会回去了。(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而每当孩子问妈妈还要多长时间回家时,苏琼就会心酸。“看到孩子,我觉得我这个当母亲的真是太不称职了。”
曾经幸福完整的家被苏琼和刘晓亲手摧毁了,只有那些幸福的碎片还留在两人的记忆中。
刘晓告诉记者:“在这待着就靠回忆过日子。回忆过去,回忆自己的家,回忆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特别温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过去,一家三口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起吃饭。我真的特别悔恨。”
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刘晓和苏琼都多次获得减刑。再过几个月,刘晓就将走出这道高墙,回归社会。而苏琼还将面对14年的剩余刑期。
记者问苏琼,刘晓快要出狱了,她高兴吗?苏琼说,你挺高兴的。她非常希望丈夫早一点回去,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刘晓告诉记者,他会等着妻子出狱,“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等她。”(视频可见:www.lawtv.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