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马”为何成了“病马”?

(2007-09-13 15:17:24)
标签:

社会/纪实

 
18 e法网-法制周报

http://www.efaw.cn/wq/file/200782494818.jpg

宝马已经动过几次大”手术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本报记者 山木 实习生 黄宇 文/图
    一直以来,宝马汽车以其品质卓越、价格昂贵成为高档轿车代表品牌,不少消费者更是为这一“身份象征”趋之若鹜。然而,湘潭的吴先生最近却为自己的宝马汽车头疼不已——车子大修后仅半年内又出现了故障,售后中心却告诉他费用要自理。

“宝马”轿车故障频发 
    吴先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因为公司业务需要,他代表公司在2003年7月购买了一辆宝马745li型轿车。汽车买回后,前前后后出了不少问题。(本报新闻报料热线:0731-4802117)2007年2月14日,该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技术人员诊断后,确定需要更换马达,随后车子被拖至宝马4S店——长沙瑞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发动机总成修理。直到4月5日,吴先生才从售后中心领回汽车,前后花费7万多元的修理费用。

    吴先生告诉记者“将近两个月都没有开上汽车,耽误了不少业务”,他开始怀疑瑞宝公司的办事效率。

    让吴先生始料未及的是,2007年8月11日,这台宝马汽车再次抛锚,仍旧是发动机问题。吴先生称,当时他正开车送一位客户去谈业务,半路上听到发动机有异常响声,马上停车检查,再次启动时,发动机点不着了。无奈之下,吴先生只得再次把车拖到了瑞宝公司。

    技术员检查发现,汽车的进气门和出气门两个零件坏了,需要更换,而这次维修的初定价格是9500元。“这让我无法接受!”吴先生对记者表示,汽车发动机大修到现在才跑1万公里,应该属于保修范围。(本报新闻报料热线:0731-4802117)而瑞宝公司则要求吴先生承担全部维修费用。

瑞宝公司解释自相矛盾
    8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湖南瑞宝公司,一位姓尹的客户接待人员告诉记者,售后中心技术员对汽车进行大修时,都会用精密仪器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吴先生的汽车在大修时,该零件并没有检测出问题,所以没有更换。而记者在瑞宝公司的一名维修人员那里却得知,汽车维修时,他们只能凭肉眼和经验判断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是否正常。该技术员还告诉记者,宝马汽车售后中心目前没有专门检测零部件的仪器,所以无法判断某些零件会在什么时候坏掉。

    为此,记者询问了瑞宝公司一位姓郭的客户关怀经理,郭经理解释说,汽车在维修时确实是无法做到用仪器把每一个拆下来的部件进行检测,只能凭经验判断部件是否损坏。(本报新闻报料热线:0731-4802117)他还表示,如果是上次维修时更换的马达坏了,公司可以免费为客户维修,但对上次维修没有更换的零部件,公司则不能保证,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判断它会不会出故障。

    “他们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把汽车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疗’。”对于瑞宝服务公司的解释,吴先生显然无法接受,“既然是大修,怎么会只对更换的部件负责呢?”

    据了解,这次需要更换的零件属于“不常用零件”,必须从马来西亚空运到长沙,而且到货时间还不能确定。这对于业务繁忙的吴先生来说,显然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看来以后买宝马得买两台,一台放修理厂,一台换着开。”面对服务公司强硬的态度,吴先生只能无奈地戏谑。

    截至发稿时,吴先生和长沙瑞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仍未能在费用的承担问题上达成一致。

专家呼吁汽车“三包”出台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部长徐垭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汽车消费投诉在基数上仍然居高不下,但真正能引起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重视的“有效”投诉仍然不多。”

    徐垭宸表示,有些厂家要求消费者在主张质量权利时,必须同时提供国家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但像手机的检测一样,汽车检测机构目前还不多,检测费用昂贵,并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承担的。(本报新闻报料热线:0731-4802117)况且汽车检测机构基本上不接受个人的委托,检测难成了消费者维权的瓶颈。

    徐垭宸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汽车“三包”的法律法规,让消费者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时有法可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