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编导统考影评部分真题
(2018-02-27 16:59:56)河南省编导统考影评部分真题
2006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阮奶奶征婚》
1、阮奶奶拍婚纱照这个段落对本片主题有什么作用?(20分)
2、请为本片划分段落,并说明划分的依据?(20分)
3、阮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片是通过那些细节来表现的?(20分)
4、请根据本片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参考答案
2007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特殊村官》
1、在本片中有一个始终与时占经联系很紧的字,这个字是什么?请叙述一下围绕这个字发生的与时占经相关联的情节。(15分)
2、本片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对乡亲们的采访,这些采访都表现了什么样在内容和情绪?(15分)
3、根据本片的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40分)
200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A:《奥运冠军:邓亚萍》
1、本片叙述“邓亚萍第一次去省队训练”的情景时,在声音和画面上做了怎样的处理?作者的用意是什么?(15分)
2、片中叙述邓亚萍未被省队录取时,用了一个象征性的镜头,请描述这个镜头,并说出这个镜头的寓意?(15分)
3、奥运冠军邓亚萍的成长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0分)
4、在本片解说词中,有一句话总结了当年及其所在的郑州队的处境,请写出这句话的大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0分)
参考答案
1
200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B:《命运的交响之科学家——谢希德》
1、影片中的闹钟有什么作用?(25分)
2、谢希德在看望生病的丈夫中有哪些细节?(30分)
3、影片中同期声的作用?(20分)
4、影片中有哪些抒情镜头,其作用是什么?(15分)
2009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A:《农家乐》
1、本片风格轻快幽默,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2、列举三件对郝俊臣拍电影有影响的事,并注明时间。
3、片尾郝俊臣在丰收的麦田中品尝麦子的画面有何寓意?
4、偏重采用大量影视资料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009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B:《农民张来芳和他的浓情笔记》
1、片中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本片从结构讲有三线索,分别是什么?
3、片中三次提到张来芳的“苦”,这三苦指什么?并说出分别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
4、本片中张来芳是个善于思考的新型农民,请说明片中是用哪些例子说明他是个新农民的?
2009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笔试试卷C:《画“春”的人》
1、本片为《画“春”的人》,“春”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2、本片大量运用同期声,请举例列举其构成及作用。
3、根据片中的部分情节,说明翟召秀是个怎样的人?
4、本片编辑中用了黑场,有何作用?加入让你当后期编辑,你会怎样使用黑场?
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B:《归来,殉难亡灵》
1、请指出任世淦在调查东史郎日记中所描述的“被帮杀的年轻人”时经历了哪些过程?这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5分)
2、本片片名《归来,殉难亡灵》反复出现,你认为编导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15分)
3、本片在讲述北沙河王家大坑惨杀时,运用了王子云老人和任世淦一人一句的记叙方式,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剪辑方式?(15分)
4、梳理本片故事发生的线索,总结促使任世淦对日军暴行展开一步步深入调查的原因。(25分)
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C:《天山恩情》
1、叙事方式是什么?
2、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一主题?
3、试着从音乐渲染特定的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举例分析。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201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A:《奇人马云》
1、马云被人们称为奇人,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马云的“奇” ?(25分)
2、在介绍互联网相关资料时,本片在声音和画面上是如何表现的,为何这样表现 ?(15分)
3、从结尾处马云对金庸作品的解读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15分)
4、本片有一段展示阿里巴巴业绩的字幕,分析其作用。(15分)
5、为本片加个导语,即开场白(200字以内)。(10分)
201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B:《致富传奇-刘永好兄弟》
1、影片中有哪些情节告诉我们刘家四兄弟创业的艰辛 (25分)
2、片中有两条叙事线索,这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有何思想内涵 (15分)
3、插入影片《月亮湾的笑声》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样的剪辑手法 (15分)
4、请概括影片中画面内容与表达反衬的镜头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15分)
5、请为本片拟一段导语,即开场白(200字以内)。(10分)
201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D:《新闻摄影师陈庆港》
1、陈庆港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师,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2、陈的照片大多以黑白色调表现 结合全篇分析作用
3、本片两次出现六一节礼物 描述出来并分析创作手法异同
4、推拉摇移是主要几种拍摄方法 影片中旁白“……繁华盛景 在这样的江南都市里 还有他可拍的东西吗”时影片运用了哪种拍摄手法
分析作用
5、两百字以内 为本片下一结语
201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A:《再说长江》
1、本片在编辑手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种编辑手法在片中怎样表现的?
2、本片怎么表现首尾呼应的?
3、本片有两幅关于长江流域的图,说明内容及其作者的用意。
4、分析音乐的特点及其在片中的作用?
5、用不超过200字为本片加上导语。
201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B:《大戏黄梅-乐起石牌》
1、分析本片是如何表现胡普伢遭受婆家毒打后月夜逃离这段情景的?
2、分析本片中的音乐特点及其在片中的作用?
3、简要叙述片中三个定格画面,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定格画面?
4、本片结尾为什么选择了丁永泉向胡普伢学戏的情节?
5、用不超过200字为本片加上导语。
201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C:《千年江桥梦》
1、怎样表现从建桥到被炸,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2、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3、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4、两个时间段分别用镜头语言表达,举例,并说明寓意。
5、用不超过200字为本片加上导语。
201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D:《火车王国》
1、分析影片开头出现的圆圈代表什么?
2、影片中出现几条线索,什么作用?
3、影片如何从侧面表现中国是火车王国?
4、分析影片中音效如何表现快节奏和画面的?
5、用不超过200字为本片加上导语。
2013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A:《敬礼天安门》
1、本片的字幕中有三次标出了具体时间,是哪三个时间?作者为什么特别提到这些时间?(20分)
2、分析本片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及其作用。(15分)
3、分析本片片头音乐及剪辑手法的特点。(20分)
4、说说你对片中主人公“备份”身份的理解。(25分)
2013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B:《武大爷的广播站》
1、本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武大爷广播站的用途?又有哪些细节展现了武大爷遇到的烦恼与尴尬?(20)
2、本片中有两次使用武大爷及家人搬乐器、安排场地的一组快放镜头,请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作者分别使用的意图是什么?(20分)
3、本片开场时的同期声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15分)
4、从传媒人得角度,武大爷的故事带给你的思考是什么?(25分)
2013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C:《小乞丐的意外人生》
1、找出两处资料引用的镜头,并分析资料镜头在本片中的作用。(20分)
2、讲述小乞丐龚忠诚在捐助后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拳脚相加时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具体是怎么样表现的?(15分)
3、影片的开场和结尾在选材上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分析作者这样选取的原因是什么?(20分)
4、结合影片,以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为题目,写一篇400的短评。(25分)
参考答案
1.第一组镜头是影片开始时四川大地震的镜头;第二组是志愿者们找到小乞丐的那组黑白镜头。因为地震和捐款都是过去式,所以资料镜头的使用首先能够重视地震时的危险场面和小乞丐捐钱时的感人场面;增强了现场感;其次资料镜头的运用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和真实性。最后,是为了引出主人公龚忠诚;表现生活环境,与片尾做对比。
2.本片在讲述小乞丐受到一些人的拳脚相加时,首先在色调上使用黑白,表明这不是个美好的回忆。其次,镜头并没有拍摄小乞丐被打的场面,而是以一组特写镜头表现,主观视角。声音,色彩,物体,人物,等细节描写。
3.影片片头和片尾都提到了四川地震,片头运用了资料镜头表现了地震发生时的紧张场面,结尾是小乞丐来到灾区看望杨玉秋。这样安排是因为小乞丐为灾区捐款的行为意外的把他的人生推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以地震捐款开始,最后到重建后的灾区看看,这对整个影片来说是比较圆满的,同时交代了灾区地震后的重建现状,正是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使他们能够迅速重建。
4.媒体的责任包含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从本片中,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爱心和对帮助他人的责任。
2013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题D:《姐弟》
1、影片中姐弟俩有哪些性格特征,在片中如何体现出来的?(25分)
2、结合影片谈谈片中画外音以及空镜头的作用?(20分)
3、影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音乐?有什么作用?(15分)
4、片中姐姐接受采访镜头贯穿于整部影片中,试从影片总体结构方面分析它的作用?(20分)